星期六政經:民主的代價

美國獨立戰爭,源於英國收重稅,使美國人羣起反抗。其時英國看起來是沒可能失敗的,因為那是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不過在全球各地連成一線抗爭底下,美國成功獨立了。

美國12位開國元勛當中,富蘭克林建立美國制度、華盛頓帶兵、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阿當爭取法國援助、麥迪遜創製美國憲法、咸美頓創製美國金融……當中最廣為人知的華盛頓,建立美國後解甲歸田,幾年後因為大家推讓結果被推上去做總統。當時以他的名望本來可以做個眾望所歸的皇帝,但最後他選擇了美國採用民主制。於是,民主大國美國才告誕生。

捨命得權無私放出
從美國建國歷史中,我們可見建立一個國家需要大量革命義士流血、死亡、斷肢,起義者中要人才濟濟,自力之外更要外國援助。建立一個民主國家,需要以上這些建立不世功勛的偉人們放棄他們應得的權力,甘願分享給一些站在背後的冷氣軍師、見風駛艃的所謂中立人士、忽然愛國的商人、甚至背後捅刀的盲撐極權者。

在古代,即使是民主國家也不是人人有投票權,蒙古的部落長因擁兵自重而有投票權,雅典等希臘城邦則女人和奴隸不能投票。擁有投票權的人,都是有能力或有功勛者。當時的平等觀念並非現代的人人劃一,而是信賞必罰,多勞多得。在戰場上殺敵立功者加官進爵,按爵位獲封地及賞賜,成為騎士階級。並無以命相搏推翻暴政者做平民,居於領地之內,交稅給騎士做食邑。

公民抗命貴族行為
除了西方騎士階級、日本武士階級外,中土在春秋時期的士大夫階級也是打天下獲封地的貴族。當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即庶民守刑法,士大夫守禮法。當刑法與禮法相悖時,庶民必須守刑法以避刑責,士大夫不受刑責,守禮法,即是公民抗命。敢於犯法,守護道德和禮節,拋頭顱灑熱血,征戰沙場者,這才是士大夫、武士、騎士。因此,香港年輕一代在雨傘革命、魚蛋革命、反修例之戰當中公民抗命、冒險犯難,這本身就是貴族行為。在古代,這會獲得榮譽、封地,地位高人一等。

古代貴族制公平分配戰時權力,但戰後幾代人僅僅因為出身而繼承祖先榮譽及權力,則是不公。這不公允會導致另一次起義、另一次分配。基於大家不想見血,用投票解決問題是可理解的。不過只要大家試過在羣組內投票,而投票結果是被一些平時不做事、投票才出現的人左右,你就會不相信投票。這就是不少人談論的「選民質素」問題。掌心雷、雷動計劃,正正是投票制度的最佳反例。說到底,選民質素,就是選民究竟是夠格做貴族,還是只能做封地內的庶民。

幾年前,美國農民因為收地問題與當地警察衝突,農民呼朋引伴,守住據點,與警察展開鎗戰,並擊退警察守住田地。當時他們接受訪問,背後插著美國國旗,堅稱效忠美國政府,指警察勾結富商非法掠奪其田地。當時警隊打輸,若軍方介入,立即變成內戰,故奧巴馬政府跪低,徹查警局貪污,平反收地冤案。

天授鎗權一票一兵
美國農民以鎗枝公民抗命,正正是貴族行為。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指「天賦鎗權」,人皆能有鎗。堡壘原則指出居所乃私人堡壘,主人有權格殺入侵者。此二法案,肯定了美國人是貴族,而非奴隸。之前美國人對龍捲風開鎗,亦見美國民風之捍。貴族之國,豈不強大?

美國人擁有鎗械,可隨時武裝革命對抗政府。在這前提下,美國選舉的一人一票,代表的是持鎗武裝者的立場。每次投票正如打仗,只是大家無拿起鎗。得票多者兵力較大,開戰勝算較高。這樣的民主選舉,就有其份量。

故此,要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第一件事,就是參與革命者是大部分人,而非小部分人。若果只有小部分人參與,大部分人只是做球迷吶喊助威,或者捐錢,那些吶喊助威、捐錢的人,最適合是交稅給捨身革命者,或者做革命者的奴隸。然後幾代後大家夠痛,真的全民革命了,才建立真正的民主社會。

補充:英國是光榮革命、貴族與君主訂立大憲章背景底下的民主社會。君主下放權力,權力互相制衡下走向民主,是武裝革命以外的另一個方法。戰爭本來就是政治的延伸,他們用政治方法免去戰爭,這也是英國人的智慧。光緒帝百日維新想學英國人君主立憲,這是學不了的。光緒帝是滿州人,他統治的是漢人,愛爾蘭人也不服英國人統治。盲目抄襲的結果就是失敗,可惜的是,到今日仍有不少香港政客喜歡盲目抄襲。

-------------------------------------------------
支持《多聞》眾籌計劃,我們目標是集資12萬加元,這筆錢遠不夠在報紙買頭版,但可支持《多聞》抗共2年!
Bank interact 課金給《多聞》:tohk928@gmail.com
Subscribe us in: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tohknew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多聞-117598966317804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OHKNEWS
Reddit:
https://www.reddit.com/user/TOHKnews

Share this articl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