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源於驅瘟抗疫

在華人地區,教科書都說端午節的起源是紀念屈原,事實上端午起源與屈原無關,而是源於夏至以及五月惡日驅瘟抗疫,因此不少習俗皆與強身健體、驅除瘟疫有關。雖然晉代已有端午紀念屈原之俗,歷代文人亦常以詩文歌頌,民間亦更多人接受,但真正成為主流則是近代國族主義興起之後。而端午扒龍舟也不是各地皆有的習俗,扒龍舟亦非專屬於端午。

漢族、大和族、朝鮮族(韓民族)、京族(越族)、琉球族皆有端午節,各有不同的特色。由於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更是惡中之惡,端午節大多數習俗都和驅瘟抗疫、辟邪祛災、祈求健康有關,譬如貼鍾馗像、貼五毒符、使用菖蒲、艾草、香茅等驅瘟植物、佩香囊等,有地區又有石戰、摔跤等強身健體的體育競技,端午採藥後來又演變為「鬥百草」遊戲。而漢、和、越、琉皆有的扒龍舟則兼具「以船送瘟」、「祭龍」及「強身健體」的作用。端午節漢人、和人皆有為兒童祈求健康之俗,不同之處在於漢人是純粹因為五月惡日之俗而為兒童驅毒,和人則因為「菖蒲」與「尚武」同音而由鎌倉時代起於民間偏重男童。

端午換季各地皆有

然而,端午在漢、和文化中亦有以女性為主體之俗,故此稱端午為「男孩節」或「女兒節」皆有不足。此外,有些地方 粵語俗語「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櫳」,其實端午「換季」是各地皆有的古俗,端午也是「夏節」,親友之間贈夏衣、君主賜臣下夏衣也是常見。除換季外,人們也會在端午互相贈扇,所贈之扇稱為端午扇。至於食五月粽,最初本是供奉龍祭品,糯米和粽葉又有食療作用,也配合端午保健養生的主題;後來在華夏又因為紀念屈原而被認為是防止屈原遺體被魚吃掉,但這純屬後世附會,並沒有實質證據證明確有其事。除了吃粽子外,廣東、香港本來還有食五色豆粥和飲布渣葉茶,但近年已經式微了。

至於端午紀念屈原,本來只是楚地之俗,在華夏大地各地也有不同人物紀念,如曹娥、伍子胥、鄭成功等。在韓國則有紀念金庾信、韓將軍等。本來屈原只是端午日眾多被紀念的歷史人物之一,但屈原傳說傳播較廣。韓國朝鮮王朝文人的端午漢詩中也有提及屈原,但僅限於文人仰慕華夏風雅之舉,當地未成習俗;日本也有屈原題材的詩文,但他們並未把屈原和端午聯繫起來。故此端午紀念屈原屬華夏特有。然而,華夏習俗中雖有紀念屈原,但紀念者除了楚地人之外通常是文人、士大夫等,至清末仍未普及至全國各地不同階層。直至民國初年五四運動後,因為國族主義的政治需要,把詩人屈原的「愛國」解讀成現代意義的「愛國」,並把端午定為「詩人節」。自此,端午紀念屈原之說就通過官方制訂的普及教育課程深植於華人地區,驅瘟抗疫的原意則被淡化了。

復興民族須揚文化

有些人因為端午節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就以為這是一個憑弔的日子,以為「端午節快樂」這句話不恰當。其實華夏對先人的祭祀也有吉禮和凶禮之別,而端午乃採用吉禮去紀念屈原或其他歷史人物,而古人也以「佳節」稱呼端午,又會玩遊戲和互相餽贈,因此端午不是不可以更不是不應該快樂。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何現代人無論甚麼節日都只會用「快樂」這個詞去祝福?這是反映了現代華人詞彙貧乏,端午佳節,何不用「歡度端陽」、「重五吉祥」、「佳節安康」之類?無論是端午還是其他華夏傳統節日,相比起形式上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傳承華夏文化才是真正復興民族之舉。連自己的語言、文句都不重視,談何振興民族?

-------------------------------------------------
支持《多聞》眾籌計劃,我們目標是集資12萬加元,這筆錢遠不夠在報紙買頭版,但可支持《多聞》抗共2年!
Bank interact 課金給《多聞》:tohk928@gmail.com
Subscribe us in: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tohknew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多聞-117598966317804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OHKNEWS
Reddit:
https://www.reddit.com/user/TOHKnews

Share this articl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