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毋須欲斷魂


掃墓在華夏傳統「吉凶軍賓嘉」五禮中屬吉禮,因此清明掃墓絕非愁雲慘霧,而個人考察香港原居民掃墓,整體氣氛也是輕鬆愉快,只是祭祀時較為嚴肅。祭祀完畢就燒炮仗,然後分胙(分享祭品)就更是歡樂,各人邊輕鬆聊天,邊享用祭品,是宗族成員聯絡感情的良機。尤其是有「食山頭」習俗的村落,就地享用即煮盆菜,久未見面的親戚相聚,互相交流,氣氛熱鬧,沒半點憂愁、悽慘。

被譽為「守禮之邦」的琉球也有清明掃墓的習俗,完成莊重的祭祀後就到歡樂的分胙時刻,除了聊天之外,有些還會彈三線唱歌,一些較有財力的宗族還會安排傳統音樂、舞蹈表演,完全不會令人聯想到哀傷,更遑論陰森恐怖。

清明上河圖吉祥歡快

就以上所見,真正的清明傳統是吉祥歡快,而踏青郊遊也是清明習俗。再看著名的宋代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城市清明節,也是一片繁華,縱然細節中隱含當時社會問題,整體的氣氛也是較為輕鬆,還有描繪踏青回家的歡樂,並沒有現代不少華人印像中的沉重。「清明節快樂」這句話的問題不在於其句義,而是詞彙貧乏。

可是現代華人很多只是把清明視為掃墓的日子,近代而來傳統的缺失以及媒體的渲染,片面而錯誤的教育(如只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此類把清明描繪成哀傷沉重日子的作品)加上掃墓拜祭先人又與死亡相關,人們就想當然把清明節視為充滿愁緒甚至陰森恐怖的節日。

清明與輕鬆歡樂扯不上關係似乎成為現代大多數華人的共識,就連關於中華文化的教材亦如此描述,以1994年香港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試題為例,裡面描繪所謂「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的清明是令人感到「拘束和沈悶」的節日,很多「繁文縟節」,要「神情肅穆」地向祖先「低聲稟告」,而且「諸多限制:不得嬉笑、不得踏足墓台、不可以聽音樂、不可以嚼香口膠」,並且「不能把這天看作郊遊日,輕輕鬆鬆,玩樂一番」,把清明描繪成年輕人眼中「褪色的節日」,不能「刺激消費」和「促進旅遊」。而就前文所​​見,真正中華傳統中的清明絕非如此!

事死如生可戲綵娛親

清明掃墓的習俗興起前本來就是踏青郊遊的節日,把這天看作郊遊日完全合乎傳統。而華夏傳統祭祀先人的態度是「事死如生」,雖然強調尊敬長輩,但「尊敬」絕不代表只能「神情肅穆」、「低聲稟告」,傳統只要求「和顏悅色」,甚至較為誇張的「戲綵娛親」也視為值得歌頌的孝行。既然事死如生,不就應該像長輩生前那樣抱尊敬之心哄他們高興,閒話家常嗎?長輩看到子孫對著自己沒半點笑容,會感到高興嗎?

整個掃墓期間不能嬉笑、玩樂、聽音樂、嚼香口膠,也是與傳統不符。從香港原居民及琉球人的例子所見,這些禁忌僅限於祭拜期間,禮成後就可以在墓前嬉笑、吃喝、玩樂,這也是家族相聚的正常活動,既是事死如生,那麼像其他節日那樣輕鬆愉快、娛人娛己,也是理所當然。而宗族墓祭本身也可以成為旅遊資源,只要參觀者保持尊敬之心,且不妨礙祭祀進行,就是一種吸引遊客的傳統特色民俗。當然踏上墓台或做出平時也被視為失禮的舉動,就是不敬,再輕鬆歡樂也不能如此。

本來教導華人學生認識中國文化是為了使他們了解並認同自身文化傳統,但以錯誤的方式傳授錯誤的資訊,把傳統描繪成缺乏趣味且與年輕人喜好對立,反使年輕人更抗拒華夏傳統,更趨向外地或新興文化。教育工作者本身觀念錯誤,荼毒莘莘學子,後果不堪設想。

-------------------------------------------------
支持《多聞》眾籌計劃,我們目標是集資12萬加元,這筆錢遠不夠在報紙買頭版,但可支持《多聞》抗共2年!
Bank interact 課金給《多聞》:tohk928@gmail.com
Subscribe us in: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tohknew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多聞-117598966317804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OHKNEWS
Reddit:
https://www.reddit.com/user/TOHKnews

Share this articl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