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andy soon傳統專欄文化

七夕傳統

眾所周知,七夕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織女又稱為「七姐」、「七娘媽」,於是七夕就有了「七姐誕」、「七娘媽誕」的別稱。華夏傳統習俗中,未婚女性會在這天乞巧,即祈求織女賜予巧手;而男性則是祭拜魁星祈求功名;已婚夫婦則在這天求子和祈求織女保佑孩子。華夏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有一雙巧手、男性取得功名,再加上有子平安長大繼後香燈,皆為華夏傳統所認為幸福家庭的條件。除了這些物質條件,夫妻恩愛當然不可或缺,因此七夕在華夏傳統中也是祈求美滿愛情的日子,被視為愛情節。 韓國琉球此日掃墓 傳統上未婚男女都是各自與同性朋友一起祭拜織女或魁星許願,七夕許願習俗也由乞巧、求功名、求子女擴展至一切美好願望,許願習俗更傳至日本、韓國、越南。而七夕處於盛夏,人們也會在這天曬書、曬衣。如同與其他傳統節日,祭祖也是重要的儀式,韓國人、琉球人更會在這天掃墓。雖然傳統婚姻皆為男女結合,但傳統上女性婚後以家庭為重,七夕這個祈求美滿婚姻、家庭幸福的日子也就較受女性重視,古代七夕還有專售賣祭品的節日市集,平日深居簡出的女性和閨中密友一同逛市集購物兼遊玩,因此也被視為「女兒節」。此外,由於織女也被視為孩子的保護神,七夕也是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有些地區還會祭拜床母。而潮州人、福建人都有十六歲成人禮的習俗,分別稱為「出花園」和「做十六歲」,也是在七夕舉行,感謝七姐和床母的多年庇佑。 港七姐廟各具特色 香港的七夕乞巧習俗是以祭祀為主,傳統祭品有紙紮七姐盤,較講究的還有給牛郎、織女和她的六位姊姊的紙衣,從前還有人會在供桌擺放小型傢俱祭拜。而這段時期蘋果當造,也被用作祭品,稱為「七姐果」。除了於家中或社區拜祭外,香港有三間七姐廟,分別位於西貢、坪洲和石籬,西貢七姐廟信眾以廣府人為主,坪洲以海陸豐人為主,石籬則以潮州人為主,三間七姐廟的七姐誕各具特色。而凹頭的七姐誕還有別具一格的七姐舞。然而,七夕習俗在現今香港也一如其他傳統一樣,受重視程度大不如前。台灣、中國大陸的七夕傳統也面臨傳承危機。 台灣炒作成情人節 傳統褪色的同時,近年又有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所謂的「七夕情人節」,這股炒作風氣是由台灣開始,把天上牛郎織女相會之期變成人間情侶約會之日,其實是對傳統的扭曲。七夕在傳統上雖然是祈求美好姻緣的「愛情節」,民俗上卻沒有未婚情侶約會的內容,未婚男女都是各自祭祀、祈願,與情侶約會的情人節大相逕庭。即使是牛郎織女的傳說,也只是分隔異地的已婚夫妻相會,牛郎織女還生了兩個孩子,由牛郎獨力撫養,牛郎去見織女也帶著兩個孩子,既是夫妻相會,也是家庭團聚,並非二人世界。現在卻有些有子女的夫妻和情侶為了約會而撇下孩子,這是何等諷刺! 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情人節,只是為了帶動消費,人們花錢買禮物、到餐廳二人約會、再到酒店過夜,肥了商人的口袋。那些掛著七夕之名去約會的情侶卻不但鮮有拜祭織女,還常常在這天享魚水之歡,殊不知道傳統上七夕做愛是大忌!《急救廣生集》云:「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慾,勿想惡事。十五日犯色慾,損壽。」《楊公忌》載:「是月初七為道德臘,十五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婦入房。」七夕是禁色慾之日,夫妻尚且不宜行房,何況未婚情侶?可見這天根本不是情人節。 反樸歸真 抵制奸商 把七夕視為情人節不但破壞傳統,還助長新自由主義剝削以及加劇性別對立。很多人被商人洗腦,認為情人節就要花大錢慶祝,並且互相攀比,消費主義又導致人們喜愛以金錢作為愛情的證明。而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又被要求負責約會花費,把七夕當情人節等於要男性無辜被商人宰割,也令人覺得女人都是拜金。把七夕變成情人專屬的節日,又使單身人士無辜被恥笑,令人為了面子在節日前隨便找對象。男人花冤枉錢取悅被洗腦的女人,女人又以男人花多少錢衡量男人的愛,正中新自由主義的計,導致男女愛情、婚姻觀念扭曲,與七夕祈求美好姻緣、幸福家庭的原意背道而馳,其遺禍絕非只是傳統習俗之流失而已。 Discover the epitome of gambling excellence with the Premier

Read More
安德烈連載小說

王道平天下(十)「道德病」

九龍叢報援權轉載作者個人專頁:http://kowloondaily.com/author/andrewtamkp/ 「特別新聞報告:傑靈女皇陛下即將於皇宮發表電視講話。」電視螢幕上出現了傑靈的面孔。憔悴的她換上了綠色的陸軍軍服,打上淺綠色的領帶,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鏡頭說話,臉上還有一絲絲的淚痕。 「爾眾子民,近日外星人於南洋所實行之採礦實驗,竟以電解海水,毀我南洋內千萬生靈。經云:『宜造人、其像象我儕、以治海魚、飛鳥、六畜、昆蟲、亦以治理乎地。』(創世紀1:26)我眾人類應天承運而治天下眾生,當治之以仁,理之以道。聖人之治無他,敬天愛民也。今外星人圖謀以武相逼,毀我汪洋,水族不得生,漁者不得食,氣象大亂,生態大難,若朕仍禮待外星人,則為逆天犯順也。今朝宮外有士抗議,力主一戰,實為良言。 朕慎思之,決意向外星人宣戰。朕已逮捕外星頭目杰娜與艾莉,誓必攘夷以安天下。首相將宣告戒嚴;朕將授權內閣、三軍都督府、京衛指揮使司背水一戰。請眾子民時常拜禱,祈辭皇天上帝佑我三軍,凱旋而歸,以王道勝霸道,以仁政勝暴政。」 直播結束後,傑靈離開座位,疲倦的坐在沙發上,靠在紀文的膊頭上休息。莉莎卻走上來,遞上手提電話,神情焦急。 「你看不見女皇陛下已經很疲倦了嗎⋯⋯」「可是,這是緊急的電話。是首相打過來的。」傑靈右手按著額頭,硬著頭皮,說:「沒關係,把電話拿過來。」 「首相何事啟奏?」「陛下,大事不妙了!海軍都督府傳來消息,指外星人派出三艘太空船以及二十架戰鬥機攻擊海軍基地,意圖救出杰娜和艾莉!海軍基地已經陷入一片火海!」誠明焦急地說。「但是,陛下請放心,我會要求海軍全力抵抗⋯⋯」 傑靈再次情緒失控,大聲怒吼,把電話掟在地上,站起來,大吵大嚷,在茶几上隨手拿起東西就亂拋。紀文和莉莎大驚,馬上蹼向傑靈,把她制服,壓在沙發上。傑靈初時掙扎、大叫,然後就放聲大哭。莉莎和紀文只好抱緊傑靈,親吻她,嘗試安慰她。 「我們根本不是外星人的對手!本德沒救了!」「不,我們還有大量青黴菌在手上。疾病已經在她們當中擴散。」紀文說。「你必須忍耐下去。」 「是我不對,我不應衝動的逮捕杰娜和艾莉⋯⋯這樣根本救不了本德⋯⋯」「陛下,請你不要自責吧。」激動的莉莎也忍不坐哭起來了。「是我不對,我不應襲擊杰娜,責任在我身上⋯⋯」 紀文見傑靈和莉莎都哭了,只好強忍淚水,深呼吸,然後高聲地怒斥她們:「你們兩個別再自責了,好嗎?這根本無濟於事!」 傑靈和莉莎就低下頭,沉默不語。紀文取出紙巾,抹去傑靈和莉莎臉上的眼淚,繼續說:「任何人都可以倒下,但你,傑靈,必須振作。你可以哭泣,可以傷心,可以難過,可是你不可以崩潰。因為身為一國之君的你若崩潰,則天下覆亡。發脾氣不會使本德得救,不會使地球免受侵略。而你,莉莎,如果你真的是關愛陛下的話,你應當輔助陛下,使陛下重新振作,而不是在哭哭啼啼的自責。」 「是的⋯⋯殿下⋯⋯」「你們都累了,先睡一會吧。人來,扶陛下和大人到寢宮就寢。」於是兩個宮女就進來書房,扶起傑靈和莉莎,在紀文陪同下,帶她們離開書房,返回睡房休息。紀文表面堅強、鎮定,但心裡其實非常難過,只是他知道自己此時此刻必須支撐大局,扶助傑靈,才有可能令國家渡過難關,否則天下必亡。 被救出的杰娜和艾莉,坐著戰機回到外星人太空船的母艦,就有四十多個赤裸的外星人請來恭迎,向杰娜三跪九叩,高呼:「A10000女皇萬歲!A10001皇后萬歲!」 杰娜來到其中兩個外星人面前,以外星的語言對她們說:「A10002王妃和A10003王妃,辛苦你們了。這次成功救出我們都是你們的功勞。」這兩個外星人,一個長著紅髮,一個長著棕髮,雖然不及杰娜美麗動人,但樣子也非常迷人。自從開普勒22b被她們自己破壞得殘缺不全以後,在杰娜的領導下,一群開普勒22b的外星人建立了宇宙艦隊,自稱為「帝國」,以杰娜為女皇,以她的配偶為核心組成統治階級,四出侵略其他星球,資源耗盡了就到別處。所有外星人都是沒有名字,只有編號的。杰娜的編號「A10000」就顯示她的地位乃最高的一個。只有身為她的配偶或是與她有直接血緣的人,編號才能以「A」開頭。艾莉是「A10001」,這就是說艾莉是排第二的權力核心人物,然後就是A10002、A10003等。其他貴族則為「B」、「C」、「D」開頭,字母後面的數字愈細,就顯示其地位愈高。「E」以後就是普通的平民、士兵等,視乎功績以及杰娜的喜好而被升級或降級。 A10002問:「陛下,我們應否把海軍基地夷平,殺光那些低賤的人類?」 「別浪費彈藥。我要先知道現時疲情的情況。」杰娜問。A10003就說:「已經有52名族人染病,另外有2個病死了。我們明明已經及時把第一個染病的T96852殺掉,燒了她的屍體,但真菌還是在擴散。我們的科學隊伍無法找出藥物治療這疾病。」 「甚麼?」杰娜生氣地說。「那麼,那個人類爾雅呢?」 「我們已經掃描過她的腦袋,她自己本身也不清楚可以怎樣治療我們族人的疾病,即使毒藥是她製造出來的。因為人類的體質和我們有分別,他們的藥未必可以應用在我們身上。」A10004說。「可是,無論我們如何虐待爾雅,她也拒絕協助研發藥物治療我們的族人。」 杰娜就說:「真可惡!當疫情受控以後就直接把她燒死吧。但現在要留她和那個叫本德的士兵活命,去威脅軟弱的傑靈。你帶我們過去吧,我要看看這兩個人類。」

Read More
專欄方麗娜

方麗娜:問題係萬年議員揸流攤

總唔總辭其實我意見好簡單,我嘅重點係,辭左/唔辭之後,你班立法會議員會做乜。 如果你唔辭,但係承認呢個議會失效,所以你每日搵一個人返去齋點人數,佢流會流足一年,咁我舉腳贊成你唔好辭;點解?因為咁樣真係阻到佢地丫嘛。 掉轉講,如果你辭職,但最後係乜都唔做,隱居山林,咁你有無辭又有咩分別? 即係話,其實大家叫你辭,唔係咩原則問題,而係你比唔到大家睇你做到嘢囉! 文藝啲講,即係話你地尸位素餐呀!仆街!

Read More
元素專欄

楊朱主張廢除光環

「損一毛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很多人沒有看第二句,楊朱不是主張利己,而是主張,既拒絕害己,也不貪圖利己。 他還有其他主張,例如不重視身份高貴、不需要威勢、不貪圖富裕,應該「休息」,例如人應該幸福,死後光環根本沒有意義,例如反對忠義,主張利他不基於求義,這樣就可以廢除光環,並指出當今世代,有光環就得到一切,沒有光環就賤過地底泥,保住光環而傷害實際,光環取代原本要做的事,連危難滅亡都不去救。 主張無 而非有 「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為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 「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當身之娛,非所去也,故不為名所勸。從性而游,不逆萬物所好,死後之名,非所取也,故不為刑所及。名譽先後,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凡彼四聖者,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名者,固非實之所取也。雖稱之弗知,雖賞之不知,與株塊無以異矣。」「彼四聖雖美之所歸,苦以至終,同於死矣。彼二凶雖惡之所歸,樂以至終,亦同歸於死矣。」 「太古之事滅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覺若夢;三王之事,或隱或顯,億不識一。當身之事,或聞或見,萬不識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廢,千不識一。太古至於今日,年數固不可勝紀。但伏羲已來三十餘萬歲,賢愚、好醜、成敗、是非,無不消滅,但遲速之間耳。矜一時之毀譽,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後數百年中餘名,豈足潤枯骨?何生之樂哉?」 「忠不足以安君,適足以危身;義不足以利物,適足以害生。安上不由於忠,而忠名滅焉;利物不由於義,而義名絕焉。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實名貧,偽名富。」「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 「今有名則尊榮,亡名則卑辱;尊榮則逸樂,卑辱則憂苦。憂苦,犯性者也;逸樂,順性者也,斯實之所繫矣。名胡可去?名胡可賓?但惡夫守名而累實。守名而累實,將恤危亡之不救,豈徒逸樂憂苦之間哉?」 楊朱被歸類於道家。莊子亦被歸類於道家,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一些故事傳世。道家言論不一定正確,不一定合用,但對待書生,鞭鞭有力。

Read More
專欄鄭國俊

賴死唔走等人拉下台

你班飯民咁撚鍾意講錢講資源同話要「養住班人」,其實你呢班廢人會因小失大。 第一,雖然「拒絕延任」同「總辭」係兩件事,但我相信如果飯民今次拒絕延任,會有為數不少主張總辭嘅非建制派支持者係會收貨,要求下屆議員總辭嘅聲音係會無咁強烈。 第二,而家辭職對「地區」嘅傷害係最細,而家辭職係唔會搞補選,你唔使驚建制派拎咗你辭職嘅位然後有資源開地區辦事處郁你班區議員啦。 第三,上次初選已經顯示班保守嘅飯民已經被唾棄,你老母仲死不悔改,你班咁嘅廢柴,激極有限,食撚咗偉哥都唔識硬。 你班友貪到盡,仲話「市民不滿會喺下屆選舉反映」。得啦,你班友安心做埋呢一年啦。

Read More
專欄易博

仍然自由自我 永遠鳩坐唱歌

幾日前,香港人在Toronto Old City Hall集會,高唱《願榮光歸香港》。有網友留言,很羡慕加拿大人可以自由自在地高歌此曲,要在香港唱這歌已很難。小弟不禁想起,香港人年年六四高唱《自由花》,但在大陸唱這歌已很難。因為牆內早已被老大哥控制,要將心中所想唱出來已不可能。因此,在牆外高歌,無非是告訴唱內,我有自由,你無。 這次集會,可有將甚麼訊息帶出,交到哪個議員手上,推動到誰做事?這次集會,達到了甚麼目的?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已不斷有人問各大搞手,幾時有遊行。筆者相熟那位,因為認為無必要遊行,所以已經無搞。不少人認為,本地人也有因為BLM出來遊行,因此香港人要出來遊行也可以。不難看到,遊行本身就是目的,大家都很享受。 筆者不反對遊行,多點遊行有益身心健康,將不滿嗌出來又可以令身心舒泰,是個健康的親子活動。不過最重要的是,不要遊咗行就覺得自己做咗野。不要捐咗錢就覺得自己出咗力,要睇睇遊行、捐款發揮了咩作用,切忌人云亦云。 *圖片乃資料圖片,並非前幾日之遊行

Read More
傳統元素專欄文化

廣東話打不死

香港,粵語發展得好不好?是否狀態不妙? 這是選取哪個範圍的問題。你看網上,或大學所謂語言系,粵文當然形勢大好,坊間多了很多教粵語書、玩粵語書,粵語甚至發展文學。 官方打壓為次等 但你看,中學和小學普教中、普教全科;電視例如TVB,連中國人都說普化嚴重;電影字幕以前是粵文,現在是所謂中文書面語;政府當局怎樣看粵語地位;某個推崇中文的教師工會主席的中文普通話接軌論;粵文歌曲凋零;大學對母語為粵語的本地人的普通話要求;等等。 大眾傳媒,粵語失色,並且「普化」;學校淪陷大半;政府制度動搖粵語地位。粵語絕對受威脅和打壓。 中聯辦那篇文的意思是,你沒有漢,沒有中華,你是失敗的,而你有漢,有中華,是美好的,你是「方言」呀。 純粵文流行曲一直存在,許冠傑就作了很多。雖然後來越來越少,甚至有創作歌手視自己的粵文歌詞為曠古爍今,但隨著 rap 的輕微流行,因為歌詞是口白,所以自自然然是粵文,例如 LMF 的《大懶堂》就是純粵文,沒有黑話,沒有粗口。網民作品也多是粵文,例如《香港早抖》,幾乎全粵文。 三及第是在於靈活,多選擇,較易隨心所欲,不是甚麼依託,不是甚麼漢語扎根。粵語有九聲六調,因為聲調問題,所以歌詞要與歌曲音樂合音,否則只能走音。三及第提供了更多字、詞和語法選擇,不但較易合音,而且也較易押韻,較易符合字數規律。 中聯辦那文把三及第混合三文中的一文說是粵語俗語,不知是否有意為之。摩打是俗語嗎?車匙是俗語嗎?像巴士這些是舊時公文告示都使用的詞語。 xxxhd 三及第靈活多變 《足球小將》歌詞「雙腿好似摩打。扭波踢波頂瓜瓜」「陣法腳法日練夜練,真功夫冇花假」,不是黑話,不是粗口,也不見有多俗。 三及第不一定是文言文、語體文和粵文。像《日本娃娃》也是三及第,不過是粵文、英文和日文。當中粵文是純粵文,全首歌詞都是用佢字,沒有用他字。 三及第絕對可以是以粵文為主體的粵日英混合文。香港粵語文是可以這樣發展的。 感謝《港語學》轉載:https://gongjyuhok.hk/articles/4416?fbclid=IwAR08mWHul6e2KIgkY11QipECva4nAYq1KWutwm0m0NK57-fdMUYfCtkDSUU

Read More
傳統專欄文化易博

港語一分鐘:掹、摱

掹,讀音mung1,拉扯之意,純粹為一動作,並無正反意思。例如掹衫尾。有人寫掹車邊,其實應該是摱車邊。摱讀音maan1,有扳、攀姿態,即比你叻、高級的人開車,你摱車邊,搭順風車。 文章有價,請課金支持作者繼續報道新聞及撰寫專欄抵抗加拿大紅媒,為加拿大港僑發聲。支持易博,即係支持你自己!Donation to author Apeiron Cheung, support him to fight against red media in Canada and supporting Canada Hong Kongers.

Read More
sandy soon專欄

中史科存廢

有人認為香港應該廢除中史科,將中國歷史相關內容合併至世界歷史科,我對此不敢苟同。誠言,現行中史科的大一統觀念以中原皇朝中心史觀、包含多個民族的「中華民族」論確實為人詬病,但不等於就要全盤否定香港傳承漢文化的史實。此外,傳統「從古至今」的歷史教學方式,亦會初學歷史者(尤其是生活的地區並非所謂的「文明起源地」)覺得「幾千幾萬年前離我家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干我屁事?」,於是一開始學歷史就失去興趣。 東亞史宜納入日韓 為何不可以從自己身處時代為起點去追本溯源,以及由自己的地方出發再擴展至整個文化圈呢?中史科以中國近代版圖範圍作為標準的同時又偏重中原皇朝,又結合所謂的中華民族論,把統治這片土地的各個政權皆視為傳承,不管各政權與漢文化的親疏皆納入範圍,卻又把文化與漢文化親近的日本、韓國、越南、琉球排拒在外,我認為極不恰當,而且違反傳統的華夷之辨,是現代中國大一統國族主義的產物。包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史則會比現時的中史課程符合傳統的華夷史觀,即把整個漢字文化圈視為大華夏,其他為夷。 香港雖自秦朝起納入中原皇朝版圖,但一直位處邊陲,距離中原皇朝政治中心甚遠;而此後歷代皆有漢人或其前身華夏族遷入定居、繁衍,並成為主流民族,早已屬於漢文化圈一部份。無論是蒙元、滿清、英國等外族統治,皆沒有影響其主要人口構成,故此香港史不可能完全與漢文化或漢族史割裂。其位處邊陲,又使蒙元、滿清等政權干預較少,得以保存較為正統的漢文化;中共竊據中國大陸後大肆破壞傳統漢文化,香港亦由於受到不干預華人傳統文化的英國統治,不少民間文化得以傳承,甚至中國大陸人欲復興一些傳統民俗也要參照、學習香港的做法。香港的東亞史課程也應由香港此時此地之狀況上溯至古,擴展至全東亞,結合香港本位和漢本位來認識歷史,了解香港與整個漢字文化圈的關係。 然而,這種大華夏史觀的東亞史絕非過去那種把大一統視為常態、強大,視多國共存為不正常、弱小。 中共霸權抹銷南宋 中國歷史長河上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大一統皇朝的人民生活質素亦不一定比多國林立時高。富庶且曾經在香港建聖山(相當於臨時都城)的南宋長期被矮化,屬於中華淪陷時期的蒙元、滿清卻因為版圖廣大被歌頌,加上現時南宋被剔出高中課程,其實是配合中共的霸權主義,削弱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文化優越感。 香港的東亞史課程應要使學生以香港身為漢文化正統傳承為榮,同時對東亞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了解東亞各地區和民族的文化是同一大框架下各自發展出自身特色,邊界不窒礙大華夏文化上的同質性之同時又突顯地方特色,百花齊放,不強行統一,互相尊重,方為現代的興(東)亞方式。至於漢字文化圈以外的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則視為外族殖民。例如課程中講述蒙元、滿清,應只著重於對漢地、朝鮮半島(高麗、朝鮮)、日本的政策,其他如蒙古西征、滿清征服西域(後命各新疆)等事則只在世界歷史科講述。另外還要介紹海外漢人、和人、朝鮮人、越南人、琉球人的歷史,還要著重介紹融入東亞其他民族的漢人移民後裔,包括日本的渡來人、韓國的九義士子孫、越南的明鄉人、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等,東南亞華人歷史也應該佔一定篇幅。 文言不限中国境內 至於中文科的選材,文言文課文也不應局限於中國境內的作品,更應廣納漢字文化圈各地之優秀漢文著作,摒除大中華至上主義。現代漢語課文也應採納一些文辭優美、意義雋永、觀念正確的流行曲歌詞,視為新詩學習、欣賞,提升語文水平的同時也能鞏固香港學生對香港人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品德修養,使語文教育回到正軌,香港方可真正光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