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十二宮五官圖
命宮、官祿宮、田宅宮、疾厄宮、福德宮、遷移宮、財帛宮、奴僕宮出納、採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
Read More命宮、官祿宮、田宅宮、疾厄宮、福德宮、遷移宮、財帛宮、奴僕宮出納、採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
Read More一直以來,香港文化都受打壓,不少全球化機構津貼的研究都用來以健康為理由攻擊各地之本地文化,籍破壞本地文化來破壞經濟自保機制。近日就有一單炸彈驚魂,原來是嶺南大學研究團隊將三個鐵盒儀器分放黃大仙祠內三處地方,用作收集寺廟的香火對附近空氣質素的影響數據,但無事先通知寺廟。警方爆炸品專家出動拆彈機械人引爆其中一個鐵盒裝置,證實沒有炸藥,案件列發現可疑物品處理。嶺南大學對裝置引起誤會向黃大仙祠和公眾致歉。 因應武漢肺炎關閉一個月至本月一日重開的黃大仙祠,昨晨九時許,職員巡邏至盂香亭時,發現附近有一個約25x12x10厘米的鐵盒,內有連接電線與充電器的手機,但未見有任何警告字句及標示,懷疑是炸彈報警。 警方到場封鎖黃大仙祠,並疏散職員及逾一百六十名善信;消防員到場戒備。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接報到場,用拆彈機械人將可疑物品引爆,發現並無炸藥,打開後內有一部手機、充電器和電線,亦有一個裝有電路板的白色膠盒及紅色閃燈。警方其後在附近從心苑及簽品哲理中心,再發現兩個同類型鐵盒,但盒上卻有一張有嶺南大學標示,稱「此儀器正在收集測量數據」,並已獲得路政署許可。 黃大仙警區行動總督察黎高賢表示,警方是基於安全考慮,必須當是一些爆炸品或可疑物品處理,會向有關大學了解,案件列作發現可疑物品處理。至於為何不先致電嶺南大學?警方則無回應。嗇色園菫事會主席馬澤華稱,嗇色園黃大仙祠早上7時開放,由於同事發現金屬盒時,不知道是否炸彈,於是通知上司及報警求助。馬又稱事前未有收到有大學放置測量儀器的通知,正與有關方面了解事件。 嶺南大學發言人表示,該裝置屬該校研究團隊擁有,以研究本港寺廟燒香對附近空氣質素的影響。研究人員懷疑裝置原有的標示被風吹走,以至引起誤會,將盡快檢視所有裝置,以策安全。研究人員對裝置引起誤會,向黃大仙祠和公眾致歉。 此案件疑點重重。第一,正常來說,黃大仙寺屬私人地方,在私人地方放置研究裝置理應先通知主人,否則就是擅闖。第二,該三盒儀器用作調查香火對空氣質素影響,當然是負面影響,亦即該數據對黃大仙廟不利。第三,嶺南大學以文科為主,商科為輔,一直都無理科。為何會有此類測量裝置? 一直以來全球化組織都好積極用空氣污染、健康等理由攻擊本地傳統節日及文化,以便全球快餐文化長驅直進。此類研究極有打手嫌疑。
Read More高登音樂台昨發布片段指,該台 YouTube 頻道被「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投訴至刪除,並呼籲大家subcribe 漏奶個人channel及「高登音樂台實戰部」。唱作人漏奶解釋,頻道被版權警告屆滿三次,故將關閉。 漏奶表示,完全不明白為何影片《香港再出殯大聯盟主題曲《再出殯》Official MV》會接獲版權警告,他認為影片和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主題曲《再出發》是「兩首歌嚟」。他堅決表示「我哋高登音樂台係唔會受呢啲強權打壓而驚,我哋要繼續出歌。你刪咗一個 channel,我開多幾個 channel。」「漏奶」又呼籲網民將片段廣傳,因為 YouTube 頻道關閉後,租金將變得更難以應付。
Read More有網文講到北方沒有攬炒一詞。中国會用「尋釁滋事」。這不是能不能直接使用「攬炒」的問題,從習慣用詞角度去判斷,廣東話同普通話根本是兩種不同的語言,係要通過翻譯先能令對方明白。可惜香港人一直被誤導,從蒙古帝國開始被北方胡化語言壓迫,我們日常用的廣東話是母語,但手寫的書面語,尤其是白話文,根本就是北方胡語,把廣東話寫成北方人明白的文字,與我們原本日常口語不通的文字,那有一種語文是口語和入文不同的呢?其實我們是入學後就被教育了兩種不相同的一文一語,一文即北方文字,一語是廣東語言,每次考試寫文都要先把廣東話翻譯成北方的白話文,這不就證明廣東話和白話文根本就是兩套語言嗎?更何況是被共產黨從白話文改造出來的普通話。 補充:廣東話的字源詞源,很多是來自詩經古文古字,音韻與唐詩宋詞相通,但白話文普通話只用了文字的字,沒有了古文詞語的源習,更與古音韻不通。
Read More不少藍絲廢老都覺得,年輕人應該放棄自己的堅持,適應社會。聽落去就是少數人要適應多數人,表面上聽落去很合理。實際上是:當七十後是年輕人時,他們要適應社會(戰後嬰兒),放棄自己的堅持。當八十後是年輕人時,他們要適應社會(戰後嬰兒,加上被戰後嬰兒改造過的七十後)。到九十後是年輕人時,他們也要適應社會(戰後嬰兒、加上被他們改造過的七十後、八十後)。 實際上,永遠有年輕人,他們要適應的社會其實是被戰後嬰兒主宰的社會,還有被迫放棄自己去遷就戰後嬰兒的人。實際上,是七十後、八十後、九十後、零零後去適應戰後嬰兒(五十後、六十後)。 僅僅因為用了「社會」一詞就去騎劫整個香港社會的人,和中國人動不動騎劫14億人一樣。他憑甚麼代表整個社會? 在這裡,「年輕人」是一個變詞, 其實所有人都做過年輕人。 他說得好像一個人進入社會要適應社會一樣,其實年輕人才是大多數。至於「社會」,要好肯定地代表「社會」說話,除了統治者還有誰有資格?對階級觀念無認識的人,就會被這些字眼耍到團團轉。
Read More時至今日,包括何韻詩在內的不少歌手都仍在翻唱許冠傑名曲《半斤八兩》,每逢麻將戲,例必有《打雀英雄傳》。其歌詞內容宣揚「一切都是命」、「努力為自己謀幸福」的維穩思想,而自己則醒目地不表態,與他在唱「移民外國做二等公民」時很可能已有加籍的醒目行徑一樣,活像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醒目、搵錢至上,正正是昔日香港人的寫照。你可以說他是藍絲,但你無法否認他是最香港的香港人。
Read More《 小書痴的下剋上》是2017年度「這本輕小說好厲害!」大獎得主,故事和世界觀非常值得細味。作者香月美夜是個40多歲女士,內容是全年齡向,談及內容包括經商、出版、政治等,通常偏向青年讀者。再者,內文包含各社會階級話題,如奴隸,兒童性奴,下毒,謀殺等,所以絕不是兒童向(雖然無妨)。原作是文字小說。鈴華的封面+漫畫版是動畫的基礎。就是預算不是甚麼值得期待的東西,不是京都級的細膩。動畫主要是靠內容的實力吸引。 《動物新世代 BNA》是由吉成曜監督、中島一基負責系列構成與劇本、TRIGGER製作的日本原創電視動畫作品。故事發生在人與獸人並存的世界。人類持續開發山,搗毀不少生物居所,包括千百年來藏匿的獸人。獸人部分獸基因,可變成為獸人與人類兩種形態。為共生共存,各國各出奇謀。其中日本政府設立獸人特區「ANIMA CITY」。故事發生在特區成立十年後。影森滿原本是高中生,卻突變成狸獸人。為了不必躲藏,她來到ANIMA CITY。初來步到,遇上了狼獸人大神士郎,發現這城市陰暗一面。大神士郎是厭惡人類的老派狼獸人,不過士郎一直對滿照料有加。滿在這城相遇與各色人等,體驗獸人生活的喜怒哀樂。滿也探尋着自己突變的真相,過程中捲入非比尋常的漩渦……
Read MoreMany Chinese companies are listed in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or just registered in Hong Kong. They owned by Chinese, hire Chinese hence gran them HK visa, and disguised as Hong Kong company overseas. Phoenix TV is registered in Hong Kong, and their target audience is mainland Chinese. Let me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TV.
Read More武漢肺炎肆虐期間,不少朋友在家隔離期間百無聊賴,看動畫不失為一個選擇。過去一季動畫陸續完結,本報精選七套動畫,各位讀者不妨參考一下。為何只有七套,而非整數十套?因為本報有三不講,不好看的不介紹(至少自己喜歡看才能說服別人吧),近乎18禁的不介紹(例如《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劇情大路人設普通的不介紹(例如《黑色五葉草》) 第七位:地縛少年花子君 輕鬆搞笑,畫風別樹一格,講述少女遇上校園七不思議的歷程,內容中可看見日本人眼中流言與鬼怪的關係。敍述視點是女主角,過程中她被幾個美少年圍著團團轉,仰慕她的學弟、拯救與挑逗她的鬼怪、自己仰慕的學長。靈異事件與青春期少女想有初戀的戲碼是故事主軸,是少女向後宮系的動畫。 第六位: 魔法紀錄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 手機遊戲衍生作品,故事與正傳一樣黑暗,畫風仍是一貫魔幻風格,以觀察內心黑暗多於外在環境。外傳發生在正傳的平行世界。巴麻美學者的頭還在,藍毛未變魔女,不過她們都不是主角,主角環彩羽是眾多不知真相的魔法少女之一。她為了尋找存在被抹消的妹妹踏上征途,追蹤都市傳說找出魔女,最後找到了為了對抗命運而結集的魔法少女集團。正傳故事中鹿目圓以許願來突破魔法少女的命運,外傳的魔法少女遠為平凡,但平凡人自有平凡人的辦法。沒有傳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第五位:星掠者(掠奪者) 講述未來世界的動漫不少,如宮崎駿的《風之谷》、田中羅密歐的《人類衰退之後》、貴志祐介的《來自新世界》等等,大概都講述第三次世界大戰後人類文明倒退的故事。星掠者也不例外,在三戰之後的三百年,人類倒退回中世紀年代。當時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數字,若完成某一類別事件會增加,反之則會減少。例如男主角手上的數字是追到女減去被女討厭的次數。當數字歸零之時,該人就會被「阿比斯吞噬」。此外,因為政治理由不許研發飛機,有種種謎團待看倌發掘。 《星掠者》作者為水無月嵩,以《天降之物》聞名,故女角造型有保證。故事男主角也異常鹹濕,若在有女性在旁時播此動畫或引起困擾。據稱第二季為春番,因此即使看完冬番後立即有新一季看。 第四位:某科學超電磁炮T 與份屬外傳的《某科學一方通行》、《魔法禁書目錄》(編按:無人覺得index係正傳囉)不同,《某科學超電磁炮T》是《某科學超電磁炮》正傳的續作。基本上未看正傳的話也可直接看這套,不過由頭開始看更會原汁原味。故事講述大霸星祭期間炮姐破鑊的陰謀,與前作一樣以「女角、超能力、少年漫式動作畫面」為主要元素,尺度男女老幼咸宜,是非常商業的作品。 第三位: 魔術士歐菲—流浪之旅 同名原作的2019年復刻版,原作於1999年播出,港譯《魔法少年》。其實《魔術士歐菲流浪之旅》與《魔法少年》一樣與日文原名不符。原名「はぐれ旅」其實是「離經叛道之旅」。故要譯做中文不如譯做《法師歐菲脫線之旅》。 本作由原作主角聲優森久保祥太郎再配主角以及唱主題曲,九十年代畫風加上現代技術,配以略作改動的情節次序與分境。如果感到近十年動畫情節公式化、畫風千篇一律,這絕對是令你耳目一新的作品。在那個情節並未商業化、角色真的是設計出來的good old days,是一套獨一無二的作品。 故事裡的魔術你可以找到《龍與地下城》的痕跡,魔術需要詠唱以及一定程序,魔法師需要學習武術以免被近戰攻擊,在對戰中用魔法物品以瞞天過海,這作品裡的魔法設定,是由《地海傳說》、《龍與地下城》、《龍槍》等作品以來,設定認真的正統魔法世界。 中譯《魔術士歐菲流浪之旅》其實與日文原名不符,原名的 第二位:
Read More《願榮光歸香港》與大部分抗爭歌曲不同,它不單不是改編歌曲,更不是流行曲風格,而是採用軍樂的風格。使聽眾聽起來像聽正經的國歌,與娛樂無關。其歌詞曾被部分社運人士譏為過份軟弱,到中段「何以這恐懼抹不走,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才開始有些瞄頭。 《願榮光歸香港》在八月底瞬間瘋傳,因為當時香港人的抗爭已累積太多失敗,需要唱歌紓援,各處商場都有香港人集體高歌此曲。當時不少勇武派KOL曾擔憂抗爭會落入2014年「大合唱、階段性勝利、散水」的失敗,在某些商場市民唱《願榮光歸香港》後,的確有左膠衝出來發言,指出「抗爭已經成功,那是因為和理非的努力,勇武派只會阻礙抗爭」,及後立即有同黨拍手附和帶氣氛,帶動全商場人拍手。幸好這類事件仍在少數,全球港人都在各地合唱這首歌,使全球將這首歌默認為香港國歌,成功令到這首歌變成建國運動的先聲,避免落入「大合唱、散水」的老路。 除了國歌外,還有軍樂。《不屈進行曲》由《願榮光歸香港》原班人馬製作,是香港國民軍(勇武抗爭者)行進的歌曲。此曲維持一貫風格「為大義一起奮抗戰,讓熱血及鮮血白掉」、「堅守這要塞」、「在絕地屹立共建光輝」等等頗有國家之氣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