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傳統

眾所周知,七夕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織女又稱為「七姐」、「七娘媽」,於是七夕就有了「七姐誕」、「七娘媽誕」的別稱。華夏傳統習俗中,未婚女性會在這天乞巧,即祈求織女賜予巧手;而男性則是祭拜魁星祈求功名;已婚夫婦則在這天求子和祈求織女保佑孩子。華夏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有一雙巧手、男性取得功名,再加上有子平安長大繼後香燈,皆為華夏傳統所認為幸福家庭的條件。除了這些物質條件,夫妻恩愛當然不可或缺,因此七夕在華夏傳統中也是祈求美滿愛情的日子,被視為愛情節。 韓國琉球此日掃墓 傳統上未婚男女都是各自與同性朋友一起祭拜織女或魁星許願,七夕許願習俗也由乞巧、求功名、求子女擴展至一切美好願望,許願習俗更傳至日本、韓國、越南。而七夕處於盛夏,人們也會在這天曬書、曬衣。如同與其他傳統節日,祭祖也是重要的儀式,韓國人、琉球人更會在這天掃墓。雖然傳統婚姻皆為男女結合,但傳統上女性婚後以家庭為重,七夕這個祈求美滿婚姻、家庭幸福的日子也就較受女性重視,古代七夕還有專售賣祭品的節日市集,平日深居簡出的女性和閨中密友一同逛市集購物兼遊玩,因此也被視為「女兒節」。此外,由於織女也被視為孩子的保護神,七夕也是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有些地區還會祭拜床母。而潮州人、福建人都有十六歲成人禮的習俗,分別稱為「出花園」和「做十六歲」,也是在七夕舉行,感謝七姐和床母的多年庇佑。 港七姐廟各具特色 香港的七夕乞巧習俗是以祭祀為主,傳統祭品有紙紮七姐盤,較講究的還有給牛郎、織女和她的六位姊姊的紙衣,從前還有人會在供桌擺放小型傢俱祭拜。而這段時期蘋果當造,也被用作祭品,稱為「七姐果」。除了於家中或社區拜祭外,香港有三間七姐廟,分別位於西貢、坪洲和石籬,西貢七姐廟信眾以廣府人為主,坪洲以海陸豐人為主,石籬則以潮州人為主,三間七姐廟的七姐誕各具特色。而凹頭的七姐誕還有別具一格的七姐舞。然而,七夕習俗在現今香港也一如其他傳統一樣,受重視程度大不如前。台灣、中國大陸的七夕傳統也面臨傳承危機。 台灣炒作成情人節 傳統褪色的同時,近年又有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所謂的「七夕情人節」,這股炒作風氣是由台灣開始,把天上牛郎織女相會之期變成人間情侶約會之日,其實是對傳統的扭曲。七夕在傳統上雖然是祈求美好姻緣的「愛情節」,民俗上卻沒有未婚情侶約會的內容,未婚男女都是各自祭祀、祈願,與情侶約會的情人節大相逕庭。即使是牛郎織女的傳說,也只是分隔異地的已婚夫妻相會,牛郎織女還生了兩個孩子,由牛郎獨力撫養,牛郎去見織女也帶著兩個孩子,既是夫妻相會,也是家庭團聚,並非二人世界。現在卻有些有子女的夫妻和情侶為了約會而撇下孩子,這是何等諷刺! 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情人節,只是為了帶動消費,人們花錢買禮物、到餐廳二人約會、再到酒店過夜,肥了商人的口袋。那些掛著七夕之名去約會的情侶卻不但鮮有拜祭織女,還常常在這天享魚水之歡,殊不知道傳統上七夕做愛是大忌!《急救廣生集》云:「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慾,勿想惡事。十五日犯色慾,損壽。」《楊公忌》載:「是月初七為道德臘,十五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婦入房。」七夕是禁色慾之日,夫妻尚且不宜行房,何況未婚情侶?可見這天根本不是情人節。 反樸歸真 抵制奸商 把七夕視為情人節不但破壞傳統,還助長新自由主義剝削以及加劇性別對立。很多人被商人洗腦,認為情人節就要花大錢慶祝,並且互相攀比,消費主義又導致人們喜愛以金錢作為愛情的證明。而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又被要求負責約會花費,把七夕當情人節等於要男性無辜被商人宰割,也令人覺得女人都是拜金。把七夕變成情人專屬的節日,又使單身人士無辜被恥笑,令人為了面子在節日前隨便找對象。男人花冤枉錢取悅被洗腦的女人,女人又以男人花多少錢衡量男人的愛,正中新自由主義的計,導致男女愛情、婚姻觀念扭曲,與七夕祈求美好姻緣、幸福家庭的原意背道而馳,其遺禍絕非只是傳統習俗之流失而已。 Discover the epitome of gambling excellence with the Premier

Read more

中史科存廢

有人認為香港應該廢除中史科,將中國歷史相關內容合併至世界歷史科,我對此不敢苟同。誠言,現行中史科的大一統觀念以中原皇朝中心史觀、包含多個民族的「中華民族」論確實為人詬病,但不等於就要全盤否定香港傳承漢文化的史實。此外,傳統「從古至今」的歷史教學方式,亦會初學歷史者(尤其是生活的地區並非所謂的「文明起源地」)覺得「幾千幾萬年前離我家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干我屁事?」,於是一開始學歷史就失去興趣。 東亞史宜納入日韓 為何不可以從自己身處時代為起點去追本溯源,以及由自己的地方出發再擴展至整個文化圈呢?中史科以中國近代版圖範圍作為標準的同時又偏重中原皇朝,又結合所謂的中華民族論,把統治這片土地的各個政權皆視為傳承,不管各政權與漢文化的親疏皆納入範圍,卻又把文化與漢文化親近的日本、韓國、越南、琉球排拒在外,我認為極不恰當,而且違反傳統的華夷之辨,是現代中國大一統國族主義的產物。包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史則會比現時的中史課程符合傳統的華夷史觀,即把整個漢字文化圈視為大華夏,其他為夷。 香港雖自秦朝起納入中原皇朝版圖,但一直位處邊陲,距離中原皇朝政治中心甚遠;而此後歷代皆有漢人或其前身華夏族遷入定居、繁衍,並成為主流民族,早已屬於漢文化圈一部份。無論是蒙元、滿清、英國等外族統治,皆沒有影響其主要人口構成,故此香港史不可能完全與漢文化或漢族史割裂。其位處邊陲,又使蒙元、滿清等政權干預較少,得以保存較為正統的漢文化;中共竊據中國大陸後大肆破壞傳統漢文化,香港亦由於受到不干預華人傳統文化的英國統治,不少民間文化得以傳承,甚至中國大陸人欲復興一些傳統民俗也要參照、學習香港的做法。香港的東亞史課程也應由香港此時此地之狀況上溯至古,擴展至全東亞,結合香港本位和漢本位來認識歷史,了解香港與整個漢字文化圈的關係。 然而,這種大華夏史觀的東亞史絕非過去那種把大一統視為常態、強大,視多國共存為不正常、弱小。 中共霸權抹銷南宋 中國歷史長河上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大一統皇朝的人民生活質素亦不一定比多國林立時高。富庶且曾經在香港建聖山(相當於臨時都城)的南宋長期被矮化,屬於中華淪陷時期的蒙元、滿清卻因為版圖廣大被歌頌,加上現時南宋被剔出高中課程,其實是配合中共的霸權主義,削弱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文化優越感。 香港的東亞史課程應要使學生以香港身為漢文化正統傳承為榮,同時對東亞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了解東亞各地區和民族的文化是同一大框架下各自發展出自身特色,邊界不窒礙大華夏文化上的同質性之同時又突顯地方特色,百花齊放,不強行統一,互相尊重,方為現代的興(東)亞方式。至於漢字文化圈以外的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則視為外族殖民。例如課程中講述蒙元、滿清,應只著重於對漢地、朝鮮半島(高麗、朝鮮)、日本的政策,其他如蒙古西征、滿清征服西域(後命各新疆)等事則只在世界歷史科講述。另外還要介紹海外漢人、和人、朝鮮人、越南人、琉球人的歷史,還要著重介紹融入東亞其他民族的漢人移民後裔,包括日本的渡來人、韓國的九義士子孫、越南的明鄉人、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等,東南亞華人歷史也應該佔一定篇幅。 文言不限中国境內 至於中文科的選材,文言文課文也不應局限於中國境內的作品,更應廣納漢字文化圈各地之優秀漢文著作,摒除大中華至上主義。現代漢語課文也應採納一些文辭優美、意義雋永、觀念正確的流行曲歌詞,視為新詩學習、欣賞,提升語文水平的同時也能鞏固香港學生對香港人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品德修養,使語文教育回到正軌,香港方可真正光復。

Read more

淺談香港民族服裝

有人認為香港需要民族服裝,並且認為應該使用旗袍作為女性的民族服裝,並指因為開埠以來香港人沒有穿過漢服,且香港不只有漢文化,漢服不能代表香港。個人並不認同此說法。 漢服在滿清剃髮易服後雖有變異,但未有完全消失,尤其是交領右衽的傳統嬰幼兒服裝,於1950年代仍然可見;現在常見的嬰兒和尚袍也是源於漢服。至於其他傳統嬰幼兒服飾配件如童帽、口水肩等直至1970年代仍有使用,因此漢服在香港開埠之後仍有傳承。 港式裙褂較旗袍適合 至於香港文化雖然並非純粹的漢文化,但傳統文化仍以漢文化為主,人口也以漢族為主體。而旗袍是源自滿族服飾再西化而成,滿族和西方人在香港僅是少數;且香港的旗袍工藝也是源於中國大陸,並非香港傳統的嶺南文化,故此旗袍雖為東西文化交融之產物,卻不足以代表香港。相比旗袍,源於明代廣東順德、經過清代滿化以及近百多年來在香港西化的港式裙褂比旗袍具備代表性,若真是需要一件代表香港又不分民族的服裝,港式裙褂會比旗袍更為適合。 然而,無論旗袍還是港式裙褂,都不是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香港並非單一民族國家,如要參與特定民族的傳統活動,還是穿上該民族的服裝比較適合。香港又是以漢人(華人)為主,所以也可以接受非漢人於重要場合參與在香港舉行的重要活動。當然非漢人在自己文化活動或生活中,穿自己的民族服裝更應該尊重,這樣才是多元民族共融。 節慶穿漢服更易推廣 漢服復興運動在香港雖已有十多年,卻依然未見被廣泛接受,即使一些華夏文化愛好者也未必支持或有穿過漢服,筆者認為是推廣方式不當。其實我很反對漢服復興者互稱「同袍」,這稱呼令人覺得漢服是小眾圍爐玩意,而不是傳統民族服裝。無論甚麼國籍、政治立場,認同漢人(華人)身份而穿上漢服是很正常的事。另外個人認為天天穿漢服無助推廣,其他人看到只覺得是個人喜好,自己通常不會想加入。想推廣就是平日最好還是穿時裝,和別人分別越少越好,在華夏傳統節日或參與傳統文化相關活動時才穿漢服,這樣就令人覺得穿漢服是為了配合場合,也就容易接受。 以現時政治形勢,香港實在有必要製作既符合傳統形制(圖案、材質、寬窄可作改良,但剪裁結構繼承明代不變)且切合香港人品味的港式漢服,不應完全依賴中国。即使是古代,不同地區的服裝也有不同特色。香港是一個東西文化交融的現代城市,現代香港的漢服可以多加入西方和現代元素,例如以西裝料製作,以喱士裝飾等。而香港原有的四大族群,也有自己的代表服裝,只要去除滿化元素,又成為本土的特色漢服。例如客家人可以用綢仔(黑膠綢、香雲綢)做漢服,以客家花帶做繫帶,配上原有的包頭仔(頭巾)或涼帽(兩者皆要用花帶裝飾或繫結),這樣就真正復興和傳承香港傳統。最好就是有黃色漢服圈,對抗中共騎劫漢服。

Read more

漢字寫法並無一尊

現在漢字標準寫法筆畫與一些人印象中不同,有人認為是曼德拉效應,我不敢苟同。從前電腦未普及,同一個字往往有多於一種常見寫法,所以不同人所學的寫法不同也很正常。另外就是書法字體常會增減筆畫,例如我小時候常常看見「庄」寫成「庒」,「潤」的「王」部件寫成「玉」,都不能算錯。還有一些是漢字由演變過程中部件形狀的變化以及增減,例如「具」字甲骨文和小篆是兩橫,金文是一橫,古代楷書兩橫三橫皆有。還有就是一直以來寫錯字的人很多,我由四歲開始捉人錯字,三十多年來香港人的漢字程度沒多大進步,很多人錯了多年也不知道,現在打字多寫字少就更不了解筆畫。 漢字的意義也不是純粹看字型,同一個字古今意義不同很常見,又多假借,甚至有些是兩個字意義互換(例如「來」和「麥」),看古文要看前文後理,常用「互文」方式來推定意義。若真有曼德拉效應影響漢字寫法,應該會出現一些特定版本的古文有文句不通或文義轉變的情況,類似英王欽定本《聖經》用字的變化導致文義改變,況且這種改變也只出現在英王欽定本中,不見於其他《聖經》版本。 如果有某個特定版本的漢文文獻出現文句變化與認知不同,又或者特定版本的文獻中某字寫法改變(假設《康熙字典》「具」字由兩橫變三橫),就有可能是曼效。此外,漢字結構演變過程對於大部份漢字使用者而言並非常識,現有通行寫法往往經過不少部件形狀的訛變,不等同符合原始字形的正確寫法,也就未必一定存在「大部份人認知當中的正確寫法」,不同於拼音文字一般不會於語音沒轉變的情況下改變串法,於是現時某些字的標準寫法與過去所學的不同是否曼效就更難確定。如果是發現特定版本文獻某個字寫法改變,就有可能是曼效,但也只代表是那一份文獻因曼效改變,不代表該字的正確或通行寫法有受曼效影響。如上文假設《康熙字典》的「具」字寫法有變,也只限於《康熙字典》本身,不代表近年「具」字通行寫法是由兩畫變三畫是由於曼效。

Read more

曲筆避諱無助苟活

國安惡法實施,很多人馬上噤若寒蟬,不敢再公開發表政治言論;亦有人運用諧音、數字等方式隱晦表達,不敢再直言。筆者能理解他們的擔憂,國安惡法以言入罪,為保存性命於亂世而噤聲,也屬人之常情。然而,中共就會因此放過各位嗎? 綜觀中共過去紀錄,不少人儘管千方百計運用各種隱喻、諧音去表達與中共不一致的聲音,依然繼續被打壓,由此可見退縮仍不能保全自己。在國安惡法下,一旦言論被中共認定為分裂國家、顛覆政權,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與謀殺之刑罰無異。 自我噤聲則列國揸流灘 這樣根本是迫著人們全面武裝抗爭;而武裝抗爭除了體能、戰術外,最重要是士氣,故此文宣戰仍要繼續,旨在鼓舞手足。未能上前線之同道,若因此自行噤聲,懷憂喪志,就正中賊匪下懷,更可以大張旗鼓指勇武抗爭不得民心,全面鎮壓;國際社會見香港人停止發聲,則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不再顧香港的死活。 筆者身為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女流,縱未能於前線奮力抗戰,也不會因此噤聲,將繼續盡己所能,以文章、圖畫鼓舞各位手足,與各位一同捱過黎明前的黑暗,於黑暗中綻放點點光芒,燃起希望之火。一息尚存,抗爭到底!

Read more

端午源於驅瘟抗疫

在華人地區,教科書都說端午節的起源是紀念屈原,事實上端午起源與屈原無關,而是源於夏至以及五月惡日驅瘟抗疫,因此不少習俗皆與強身健體、驅除瘟疫有關。雖然晉代已有端午紀念屈原之俗,歷代文人亦常以詩文歌頌,民間亦更多人接受,但真正成為主流則是近代國族主義興起之後。而端午扒龍舟也不是各地皆有的習俗,扒龍舟亦非專屬於端午。 漢族、大和族、朝鮮族(韓民族)、京族(越族)、琉球族皆有端午節,各有不同的特色。由於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更是惡中之惡,端午節大多數習俗都和驅瘟抗疫、辟邪祛災、祈求健康有關,譬如貼鍾馗像、貼五毒符、使用菖蒲、艾草、香茅等驅瘟植物、佩香囊等,有地區又有石戰、摔跤等強身健體的體育競技,端午採藥後來又演變為「鬥百草」遊戲。而漢、和、越、琉皆有的扒龍舟則兼具「以船送瘟」、「祭龍」及「強身健體」的作用。端午節漢人、和人皆有為兒童祈求健康之俗,不同之處在於漢人是純粹因為五月惡日之俗而為兒童驅毒,和人則因為「菖蒲」與「尚武」同音而由鎌倉時代起於民間偏重男童。 端午換季各地皆有 然而,端午在漢、和文化中亦有以女性為主體之俗,故此稱端午為「男孩節」或「女兒節」皆有不足。此外,有些地方 粵語俗語「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櫳」,其實端午「換季」是各地皆有的古俗,端午也是「夏節」,親友之間贈夏衣、君主賜臣下夏衣也是常見。除換季外,人們也會在端午互相贈扇,所贈之扇稱為端午扇。至於食五月粽,最初本是供奉龍祭品,糯米和粽葉又有食療作用,也配合端午保健養生的主題;後來在華夏又因為紀念屈原而被認為是防止屈原遺體被魚吃掉,但這純屬後世附會,並沒有實質證據證明確有其事。除了吃粽子外,廣東、香港本來還有食五色豆粥和飲布渣葉茶,但近年已經式微了。 至於端午紀念屈原,本來只是楚地之俗,在華夏大地各地也有不同人物紀念,如曹娥、伍子胥、鄭成功等。在韓國則有紀念金庾信、韓將軍等。本來屈原只是端午日眾多被紀念的歷史人物之一,但屈原傳說傳播較廣。韓國朝鮮王朝文人的端午漢詩中也有提及屈原,但僅限於文人仰慕華夏風雅之舉,當地未成習俗;日本也有屈原題材的詩文,但他們並未把屈原和端午聯繫起來。故此端午紀念屈原屬華夏特有。然而,華夏習俗中雖有紀念屈原,但紀念者除了楚地人之外通常是文人、士大夫等,至清末仍未普及至全國各地不同階層。直至民國初年五四運動後,因為國族主義的政治需要,把詩人屈原的「愛國」解讀成現代意義的「愛國」,並把端午定為「詩人節」。自此,端午紀念屈原之說就通過官方制訂的普及教育課程深植於華人地區,驅瘟抗疫的原意則被淡化了。 復興民族須揚文化 有些人因為端午節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就以為這是一個憑弔的日子,以為「端午節快樂」這句話不恰當。其實華夏對先人的祭祀也有吉禮和凶禮之別,而端午乃採用吉禮去紀念屈原或其他歷史人物,而古人也以「佳節」稱呼端午,又會玩遊戲和互相餽贈,因此端午不是不可以更不是不應該快樂。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何現代人無論甚麼節日都只會用「快樂」這個詞去祝福?這是反映了現代華人詞彙貧乏,端午佳節,何不用「歡度端陽」、「重五吉祥」、「佳節安康」之類?無論是端午還是其他華夏傳統節日,相比起形式上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傳承華夏文化才是真正復興民族之舉。連自己的語言、文句都不重視,談何振興民族?

Read more

祭祖毋須欲斷魂

掃墓在華夏傳統「吉凶軍賓嘉」五禮中屬吉禮,因此清明掃墓絕非愁雲慘霧,而個人考察香港原居民掃墓,整體氣氛也是輕鬆愉快,只是祭祀時較為嚴肅。祭祀完畢就燒炮仗,然後分胙(分享祭品)就更是歡樂,各人邊輕鬆聊天,邊享用祭品,是宗族成員聯絡感情的良機。尤其是有「食山頭」習俗的村落,就地享用即煮盆菜,久未見面的親戚相聚,互相交流,氣氛熱鬧,沒半點憂愁、悽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