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現代化

圖:(感謝游蕙禎借相) 文:Sandy Soon 上次談到漢服復興運動中「復」的問題,誠然,漢服運動在「復」方面仍有不少問題,但亦不乏可取之處。明制漢服因為資料充足,且有不少出土及傳世文物,因此深受重視形制正確的漢服復興者歡迎。又有漢服商家專門復原明代織造工藝,重現當時的織物,並以此製作與文物極之接近之明制漢服,在恢復漢服原貌方面功不可沒,並影響到其他製作明制漢服商家的風格。然而,這出現了一些問題,現代漢服復興是否必須嚴格遵從文物樣式,不能有任何改變、創新?如接受創新,又是否代表可以隨意改變? 恢復明制已保傳統 恢復明制無疑符合「恢復未被破壞前狀態」之目的,但無論出土文物還是傳世實物,皆為皇室貴族或官宦富家服裝,多為有織金圖案、闊袍大袖的絲綢服裝。此類古代屬於常服(平日較正式的服裝)、吉服(華麗版的常服,節日、喜慶穿著)的服裝,對於平日穿著時裝,只會在傳統文化相關場合或特定禮儀場合穿著民族服裝的現代人而言,往往顯得過於隆重;即使在新年、中秋等傳統大節穿著,在現代一般人眼中也顯得過於華麗,只適合婚禮中的新人、主婚人、伴郎伴娘等穿著。加上價格不菲,大多數人認為不值得花大錢去買這些沒多少機會穿的華麗服裝,也就不會購買和穿著。現時漢服圈側重推廣這類昂貴的華麗服裝,部份於圖案上有所創新,也不脫這種華麗風格,且價格依然高昂,也就難以真正普及。 也有一些商家有做較為樸素的常服和便服,價格較低,一般人負擔得起。可是這些常服、便服有不少過於樸素,於喜慶節日穿著往往被穿時裝或滿化「唐裝」的人比下去。而完全按照明代放量製作的常服和吉服又多為闊袍大袖,現代人多數不習慣;而便服雖然行動方便,若完全按照明代式樣製作於喜慶節日穿著,則顯得過於樸素甚至寒酸,也不太受一般人歡迎。 節慶穿著有利普及 現代化國家和地區的人平日習慣穿著時裝,只會在傳統文化相關場合以及某些正式禮儀場合才會穿傳統民族服裝。若想令更多現代漢人穿上漢服進行傳統活動,如慶祝傳統節日、參與神誕、逛廟會、寫書法、打麻雀等,其實可以參照和服與韓服於二十世紀末興起的便服吉服化做法。近二十多年,日本夏季的花火會、盂蘭盆會等節慶活動,常有人穿著鮮豔浴衣參與;其實浴衣本來是江戶時代的庶民日常便服,直至1980年代初期仍然以素色和簡單圖案為主,後來為了令年輕人多穿和服,就改用鮮豔花俏的布料製作,結果大受歡迎,更吸引不少非日本人穿著。近30年來的韓國男性於喜慶節日穿上的韓服多為上衣下褲式樣,這種款式在朝鮮王朝不登大雅之堂,兩班、王族絕不會以如此衣著外出,即使是中人階級也只有需要體力勞動時穿著,常民、白丁、賤民才會經常穿著,直至1970年代仍然屬於日常便服,以素色麻、棉等廉價衣料製成;後來才改用鮮色絲綢製作,變成可以用於喜慶節日和正式場合的服裝。 漢元素服裝非漢服 漢服要普及化,也應該把一些便服款式改用鮮豔圖案或高級衣料製作,更切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需要。尤其是男裝更應該多用衣褲制,皆因現代男性不習慣穿袍,衣褲會較容易被大眾接受。 明代的漢服一般較現代服裝寬大很多,即使是便服類也較現代便服寬大,現代人常會感到累贅和行動不便。為了容易令人接受,有些人認為可以漢元素服裝代替傳統漢服或作為復興漢服之過渡,我對此不敢苟同。漢元素服裝是可以視為一種特色時尚服裝於市場出售,一如日本、韓國都有一些時裝帶有當地傳統元素,又如蘿莉塔服裝是脫胎自歐洲傳統貴族女裝。然而,這些服裝雖帶有傳統元素,卻始終是設計出來的時裝,並非自然傳承,也就不可取代傳統民族服裝。漢服又由於特殊歷史緣故,於現代未被漢人所熟悉,不像日本人、韓國人能清楚區分傳統民族服裝和傳統元素時裝,以漢元素時裝替代漢服或作為復興漢服之過渡,不僅無助漢服復興,更會造成更多混亂。我並非反對漢元素時裝,而是漢服與漢元素時裝應該涇渭分明,前者為傳統民族服裝,後者為特色服裝風格,兩者性質不可混淆,也不能互相取代。 為使漢服配合現代生活,擺脫「古裝」形象,傳統漢服亦非不能接受任何改動,然而改動必須以不改變裁剪結構為原則,否則就不再是傳承,變成漢元素服裝了。 轉色改料不損結構 現代漢服可在放量、衣料(材質、圖案)、配色、裝飾方面改變,迎合現代人的習慣與喜好。放量可以較為貼身,例如上衣按照一般襯衣的寬度,袖子改窄、改短,袍、裙的下襬改短等,而裁剪結構不變;當然,如文物一樣的寬鬆放量,也不應排斥。衣料可採用時裝衣料如西裝料、牛仔布、喱士等代替傳統織物,可用現代圖案如幾何圖形、卡通人物等。配色方面也可以大膽創新,或按照時尚潮流調整。還可以加上一些現代裝飾,使之更時尚。這些改變既傳承形制,也切合實用,唯獨裁剪結構不能隨便更改;漢服於傳統結構上適當創新,方可普及,亦是「復興」之正道。

Read more

明朝漢服集歷代大成

圖:(感謝游蕙禎借出圖片)文:Sandy Soon 近日關於漢服、韓服、越服的爭議甚囂塵上,多個國際性社交網站皆出現激烈爭論。中國人以及一些其他地區的華人指韓越盜用、剽竊漢服,而韓國人、越南人則指韓服、越服是自己的傳統文化,當中又分別有承認韓服與越服有借鑑、模仿漢服以及否則韓服、越服受漢服直接影響兩派;亦有韓、越人指滿清服裝才代表中國,不認同漢服代表中國。出現這些爭議,除了因為誤解之外,還有就是中國自滿清以來對外形象皆以滿清服飾及其變體代表,近年華語圈對外輸出大量清宮影視劇,更鞏固了這種形象。 明朝衣裝被當韓服 諷刺的是,當有人用正統漢服拍出《女醫明妃傳》、《尚食》等明代背景的劇集,卻被華人觀眾當作韓服,正好說明了漢服尚未被現代華人社會中普羅大眾充分認識。自2006年開始的當代漢服復興運動,在十四年後的今天,成績仍未如理想,反被2014年才開始的越服復興運動超前。很多人以為是由於參與者曝光率不夠多,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對「復興」一詞中「復」的誤解。 「復興」者,先恢復,後興盛。漢服之所以要「恢復」,乃是因滿清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導致漢人傳統服飾因政治人為干預,出現不正常變異,只有一部份幼童服飾得以流傳至20世紀中後期(少數地區至今仍有傳承),少數成年男性漢服則以僧道服飾形式流傳至今;清代漢族女性服飾雖然保持明代以來上衣下裙形式,但自乾隆年間開始就滿化,也是剃髮易服間接造成的不正常變異。恢復漢服,就是要回到未受到剃髮易服影響前的狀態,而非復古,更非把歷史上各朝代的服飾都在現實生活中穿著。而漢服復興運動,卻沒有規範是何時期的漢服,令人眼花繚亂,使長久沒有接觸漢族傳統服裝的大眾難以辨認,而漢服運動參與者所謂的漢服特徵「交領右衽」,其實是漢字文化圈傳統服飾的共同特徵,若把歷代的和服、韓服、越服、琉裝與漢服一同羅列,又有多少人可以準確分辨? 反清裙褂復明衣裳 「民族服裝」的概念是近代出現,服裝沒有被人為強制變異的民族,皆以現代化之前的傳統服飾為民族服裝。若漢人的傳統服裝沒有被強制變異,也就可直接以現代化之前的服裝款式為民族服裝,亦不會有「恢復漢服」之行動。換言之若沒有剃髮易服令,即使漢人被外族殖民,漢服依然會正常傳承。「恢復」是「復原被破壞前的狀態」,而明代又是滿清殖民前最後一個漢人朝代,一般為求方便說明,就會說恢復明制漢服。其實不僅是明制,一些沒有滿化的款式,例如交領嬰兒服,童帽如虎頭帽、狀元帽、風帽等,即使有經歷過滿清,也不應排除在外。甚至一些在清代或之後才出現,但不具滿族元素又非西化之服飾,如客家花帶、花扣等,也應視為傳統服飾。民族服飾需有鮮明之特徵去辨識,漢服也不例外。明制漢服與現代和服、韓服、越服、琉裝皆有細節上的明顯差異,有足夠辦識度。然而,和、韓、越、琉等民族之前被自然淘汰之服裝款式,也有部份與明代之前被自然淘汰的漢服雷同,現在他們也不再於現實生活中穿著一些被自然淘汰的款式,只用於展示、表演或以特定時期為主題之活動供參觀者體驗之用,並不作為民族代表服裝。漢服也應該如此,不應再抱著天朝上國心態搞特權,否則花多眼亂,不但他族難以識別,連漢人自己也難以區分,又如何使漢服成為民族代表服裝? Lag en CV med cv mal som skiller seg ut fra mengden

Read more

中秋傳統知多少?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中秋節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節日,又有仲秋、秋夕等別稱,實際起源不明,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周禮》。現代民俗研究認為這是秋季慶豐收、感謝土地、酬謝神恩的節日,人們會一家團聚,以當季農作物祭祀並一同享用。這天也是月圓之夜,賞月、祭月也是重要的活動,有些地區有燃燈火助月色的習俗,而祭月用之祭品除了農作物外,還有與月亮有關的食品。 宋朝越南食冰皮月餅 華夏的中秋節在宋代已經十分盛行,本來屬於宮廷中秋食品和祭品的月餅也開始在民間普及,當時稱為「小餅」。現時,各地皆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月餅,不但是華夏的中秋食品,還流傳至越南和琉球。越南的月餅近似廣式月餅,還有沒經過烘烤的冰皮月餅。在琉球,月餅則是士族的中秋食品和祭品,而當地各階層皆會於中秋節吃吹上餅,這是一種表面鋪上紅豆的米糕,有驅邪的意義。日本和韓國中秋節不吃月餅,有各具特色的應節食品。日本稱中秋節為八月十五夜,代表月亮的食品是月見糰子,是圓形的江米糰子,也用作祭品,有些地區還會煎太陽蛋代表月亮。韓國稱中秋節為秋夕、嘉俳日,代表的食品是松餅(後因音變,變成「松片」),是一種半月型的有餡米糕,蒸煮時放在松針上,半月型象徵月亮由虧轉盈,傳統上是中秋之前全家一起製作,據說松餅做得漂亮,將來就會有漂亮的配偶或孩子。 煲蠟燃火助月乃傳統 有些習俗是因為燃燈火助月色而來,包括提燈籠和燒塔之。中國南方以及香港、越南皆有中秋提燈籠的習俗,燒塔則見於江西吉安、廣東江門、潮汕地區、福建晉江、馬祖、山西部份地區、部份地區的客家民系等,是把特定材料如稻草、竹、木、磚、瓦等搭建成塔,再點火燃燒,寓意生活紅火、稻穀豐滿。至於香港的煲蠟,本來是燃燒玩燈籠餘下的蠟燭去取樂,後來也常有人會把蠟燭搭建成塔再燃燒,與燒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燃燈火助月色的衍生,符合傳統。 日韓習俗較合乎原意 華夏民間的中秋節以吃團圓飯及賞月、祭月為主,韓國和日本的現有習俗則較切合中秋慶豐收的原意。中韓國的中秋除了家庭團聚,還是秋祭掃墓的日子,傳統上是中秋前兩、三天先去掃墓,再於中秋當日回家團聚、酬謝神恩,因此英語世界稱韓國中秋為「韓國感恩節」,常見的食品除了松餅外,還有柿子、栗子、紅棗、蘋果、梨子等農作物,以及各種煎餅,還有一種用梨子製作,稱為「梨熟」的甜品,農村地區婦女會跳一種稱為「強羌水越來」的舞蹈。日本中秋也是以酬神謝恩為主,以月見糰子、芋頭、芒草為祭品,然後一家人在賞月時享用。越南則是以兒童為主,小孩提著各款燈籠遊玩,其中以鯉魚燈最常見,有「鯉躍龍門」的寓意。琉球的中秋又稱「御中秋」和「十五夜」,除了賞月、祭月外還會祭灶,各地會有舞獅、拔河、村芝居等慶祝活動,其中糸滿市會舉行大型拔河活動「糸滿大綱引」。在琉球國時代,首里城會舉行「中秋之宴」,現在則變成表演節目。 舞火龍源於驅瘟抗疫 本來香港大坑和薄扶林每年中秋皆有舞火龍活動,今年卻因為武漢肺炎防疫措施而取消,諷刺的是中秋舞火龍是源於驅瘟抗疫,如今卻因為瘟疫而取消。至於煲蠟活動曾於1990年代初盛極一時,這種可以訓練膽量以及令城市小孩學懂用火的活動,卻在主權移交前不久被政府以安全理由完全禁制,除了令小孩失去一個訓練的機會外,還令香港普羅大眾聞火色變,不少人見到「火魔法」,即使攻勢遠不如1980年代或之前的抗議行動般猛烈,也大驚小怪。然而,中國大陸的中秋燒塔活動卻依然紅紅火火,當局從無禁止,有些還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反觀香港政府以抗疫、安全等理由,去限制或禁止香港本土節日活動,不禁令人聯想到是否刻意維穩,摧毀本土文化,甚至是弱民政策? 課金給Sandy: PayPal Payme

Read more

華夏喜慶不忌黑色

文:Sandy Soon 圖:徐志摩陸小曼婚禮 黑色在華夏傳統中並非喜慶禁忌用色,很多婚禮中用的帖盒都塗上黑漆,有純黑也有繪上其他顏色圖案者,因此黑色月餅盒並無不恰當之處,且上面往往有其他色彩的文字和圖案,文字和圖案本身的寓意比較重要。從前被指不當的某連鎖店月餅盒設計是因為用了皇帝頭像,與中秋平民節日食品不配合,而非因為以黑為主色。 傳承、復興傳統也不是對所有傳統事物皆單全收,像男女按性別分工的所謂「各有職分,不相干」已經不合時宜,何況慶祝節日的活動?中秋最主要是家庭團聚,主要的活動如賞月、聊天、祭祀等是整個家庭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完畢,才各自按個人喜好去歡度佳節。 男不拜月僅北方雜俗 現代教育普及,且男女之防較從前寬鬆,有識之士若要在家族聚會後相約饗宴,男女雜坐吟風弄月也是自然不過。而廣東以及香港習俗中,拜月不分男女,家庭拜月也是全家一起進行,並無北方「男不拜月」之觀念。強行分開男女各自活動反而既不合本土風俗,也不合乎現代觀念。小朋友呼朋引伴一起玩也是正常不過,但有些大人童心未泯或喜歡陪小朋友玩,也會提燈籠遊玩,並無不可;況且提燈籠源自燃燈助月色之古俗,並無年齡之分,在香港又由此發展出煲蠟,若以香港為本,又豈可忽略? 盲目復古不等於傳承 復興不是盲目復古,何況現代香港唐人民間中秋也發展出既具本土特色、又能上溯古風之俗,這已經是傳承,何必刻意復古以及貶低民間習俗,獨尊古代士大夫階層的做法為正統? 支持作者:https://www.paypal.me/sandysoon

Read more

花木蘭並非蒙古人

近日撐警美籍中国裔女星主演的《花木蘭》於香港及台灣上映,除了電影及演員政治立場的討論外,關於歷史上花木蘭的國家、民族所裔也引起不少討論和爭議,有人指木蘭其實是蒙古人。然而,不少人討論時又犯了國家、民族、政權不分的毛病,並且有些口講反華(漢)的人把兩個祖先在當時屬於敵對的非漢族遊牧民族混為一談,卻正正反映了傳統華人天朝思想、漢族中心主義對於「夷」、「胡」等不同民族皆歸納成一類的粗疏做法,自摑一巴。 北魏與蒙古祖先打仗 花木蘭的傳說主要是出自《木蘭辭》,《木蘭辭》據學者考證為北魏人所作,而北魏是漢化鮮卑人皇朝,不但政治制度漢化,還尊孔子、穿漢服、與漢人通婚,後來更將國姓由鮮卑姓拓跋氏改為漢姓元氏,意味著北魏皇室的民族認同由鮮卑轉為漢族,北魏也有鮮卑族國家變成漢人國家。可是,北魏並沒有強制所有鮮卑人及其他漢人以外的民族漢化,國內依然維持多民族。軍隊雖然以鮮卑人為主,但亦有漢人以及其他民族的軍人。而整篇《木蘭辭》中並沒有提及木蘭的籍貫、族裔,文中提及一些關於風俗的內容,如婦女織布、貼花黃為面妝等,在當時亦非某一民族專有,故此難以確定木蘭所屬的民族。 由《木蘭辭》中的地名可推斷當時木蘭所對戰之敵軍為何國何族。其中「黑山」乃位於今南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的殺虎山;「燕山」則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國韓愛山。當時兩地皆為於柔然接近北魏邊境之處,亦為柔然與元魏主要戰場。北魏認為柔然是「無知,狀似於蟲」的低等民族,並一度貶稱為「蠕蠕」,因此在北魏人心中,兩國交戰不止是國家民族之爭,更是文明與野蠻之戰。元魏境內的鮮卑人後裔絕大多數漢化,成為唐代之後漢人組成部份。柔然則主要分成兩支,一支成為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另一支則融入契丹。由此可見,木蘭不但不是蒙古人,更與蒙古人的祖先敵對,把她說成是敵人之同族,真是大大冤枉了! 中亞多族亦稱可汗 木蘭為蒙古人之謠言,最大的依據是《木蘭辭》中以「可汗」稱呼君主,而蒙古語也用「可汗」稱呼君主,就想當然認為木蘭是蒙古人,實為漢人不了解中亞民族及語言所致之誤解。「可汗」一詞為中亞、北亞多個民族皆有使用,並非蒙古語獨有。把多個北方民族籠統地稱為「胡」並不加區分,乃漢族中心主義之流弊。諷刺的是,最喜歡高舉「木蘭乃蒙古人」的,偏偏就是那些反漢族、把漢族虛無化、將傳統被視為漢族的歷史人物說成非漢族者,思想卻徹頭徹尾是漢族中心主義的一套,只知漢胡之別,卻無視「胡人」各民族之間的差異。這類人口講脫漢,思想上卻充滿漢文化傳統之弊病,根本是葉公好龍之流。認同漢人身份者,對此等流弊更要引以為鑑,勇於改過。 再回到花木蘭從軍故事的主要文本《木蘭辭》,體裁為漢文樂府詩,最早的版本見於南朝陳《古今樂錄》,後來該詩以及木蘭從軍故事一直於漢文化圈流傳,已成為漢文化的一部份。加上無論木蘭家族是漢人還是鮮卑人,其家族後裔為漢人的機率也遠較其他民族為高,而「木蘭從軍」或類似的故事不見流傳於現時北亞及中亞地區,硬把木蘭「脫漢」是不切實際的。 蠻夷演木蘭指鹿為馬 木蘭敵人柔然的後裔,不論是蒙古還是契丹,都曾帶給漢人苦難。「契丹」一詞本來僅指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方地區,大部份不屬漢地,又因為西方人的誤解,把非漢地、漢文化為主的「契丹」用作指整個中國,恰似源於蘇俄且嚴重破壞漢文化的中共被當作中華的代表,也因此有不少同道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契丹。花木蘭從軍對於香港人的意義,不僅是華夏傳統孝道思想、「巾幗不讓鬚眉」的男女平等象徵,更有文明北魏之人保家衛國對抗野蠻「蠕蠕」的意義,彷如抗爭行動中的勇武女手足為保住香港這個文明家、國,頑強抵抗像「蠕蠕」、契丹一樣的偽中華中共野蠻「蝗族」霸權入侵。以此角度看花木蘭,形象正與代表抗爭女手足的香港民主女神不謀之合卭。 花木蘭從軍事跡與香港民主女神的精神連結起來,再看由撐黑警、舔中共的美籍「契丹」裔劉亦菲此等叛國、通敵、反文明、撐野蠻之輩去演花木蘭,就會覺得這是對木蘭本人以至整個花木蘭從軍傳說之極大侮辱和諷刺。《木蘭辭》多年來皆為香港初中範文,卻一直甚少結合歷史背景去講為何當時要「大點兵」,只著眼於代父從軍之孝道以及「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性別區分問題。香港光復後,不但要保留《木蘭辭》為範文,更要多加描述其歷史背景,賦予嶄新意義,使木蘭除了傳統的孝女、巾幗英雄、保家衛國形象外,加上與香港抗爭者一致的「守護文明、對抗野蠻」,以及守護華夏文化方面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精神,使《木蘭辭》更具時代意義,呼應「時代革命」口號。 https://www.paypal.me/sandysoon

Read more

歡渡盂蘭 三界同樂

很多華人對盂蘭節與中元節有誤解,以為這是一個陰森、恐怖、淒涼的節日。殊不知這只是1970年代以來港產恐怖片扭曲盂蘭及中元文化,這些電影又受其他華人地區歡迎,導致近幾十年來華語圈年輕人誤解盂蘭節與中元節。其實盂蘭節是個歡樂的佳節,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韓國、越南、琉球受香港電影之影響較少,至今盂蘭節與中元節仍是洋溢著歡樂氣氛的佳節,絕非陰森、恐怖、淒涼。即使是香港、台灣,也有不少每年參與盂蘭勝會的老人家說這是高興的日子,有些還會悉心打扮去參與,一如其他喜慶節日。盂蘭勝會的紅色花牌,就已經表明這是屬於吉禮。 眾鬼有戲睇 有野食 香港人稱為「盂蘭節」的節日,其實是佛教的佛歡喜日(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盂蘭盆節(源自目連救母的典故),道教的地官赦罪日,以及民間信仰及巫覡宗教的中元節混合而成,東亞其他地區的習俗也是幾種宗教混合,早已難分難解。習俗有祭祖、祭田神與土地神、供僧、施餓鬼、祭孤魂等,乃三界同樂之佳節。其中各地的民間盂蘭勝會、中元法會中有不少具娛樂性的內容,如華人地區和越南的神功戲、打武、搶孤等,日本的盆踊、花火會等,琉球的迎彌勒、哎薩舞等,韓國的農樂、假面舞、雜耍等,都深受當地人歡迎。在越南更是傳統的母親節,因為目連救母的典故而在這天表達對母親的敬意。除了民間的盂蘭勝會、中元法會外,佛寺和道觀也會舉行法會。 農曆七月百無禁忌 既然盂蘭節和中元節傳統上是歡樂佳節,農曆七月也並非不祥之月,而是吉祥月,傳統上也沒有不能在七月結婚的禁忌。現在很多人在農曆七月煞有介事地強調一些禁忌,這些禁忌是出於敬畏鬼神,實際上是何時何地都要遵守,絕非只有七月才要注意。而很多人又對神功戲有誤解,以為是演給鬼看,又誤以為第一排座位是預留給鬼觀眾。神功戲顧名思義是為酬謝神明而設的,不論人還是鬼都只是託神明的福才有機會觀看;至於最前排的座位本來是預留給盂蘭勝會的理事、值理等,可是他們未必會來觀看,其他人又不好意思佔據他們的座位,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前排座位是留給鬼坐」的謠言了。 既然盂蘭節和中元節是喜慶節日,是否該祝福人「盂蘭節快樂」呢?小妹認為這句話意思上沒問題,問題一如現代其他節日祝福語,在於詞彙貧乏,不應只會用「快樂」一詞。在此謹祝各位「中元吉慶,盂蘭安康」。

Read more

七夕傳統

眾所周知,七夕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織女又稱為「七姐」、「七娘媽」,於是七夕就有了「七姐誕」、「七娘媽誕」的別稱。華夏傳統習俗中,未婚女性會在這天乞巧,即祈求織女賜予巧手;而男性則是祭拜魁星祈求功名;已婚夫婦則在這天求子和祈求織女保佑孩子。華夏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有一雙巧手、男性取得功名,再加上有子平安長大繼後香燈,皆為華夏傳統所認為幸福家庭的條件。除了這些物質條件,夫妻恩愛當然不可或缺,因此七夕在華夏傳統中也是祈求美滿愛情的日子,被視為愛情節。 韓國琉球此日掃墓 傳統上未婚男女都是各自與同性朋友一起祭拜織女或魁星許願,七夕許願習俗也由乞巧、求功名、求子女擴展至一切美好願望,許願習俗更傳至日本、韓國、越南。而七夕處於盛夏,人們也會在這天曬書、曬衣。如同與其他傳統節日,祭祖也是重要的儀式,韓國人、琉球人更會在這天掃墓。雖然傳統婚姻皆為男女結合,但傳統上女性婚後以家庭為重,七夕這個祈求美滿婚姻、家庭幸福的日子也就較受女性重視,古代七夕還有專售賣祭品的節日市集,平日深居簡出的女性和閨中密友一同逛市集購物兼遊玩,因此也被視為「女兒節」。此外,由於織女也被視為孩子的保護神,七夕也是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有些地區還會祭拜床母。而潮州人、福建人都有十六歲成人禮的習俗,分別稱為「出花園」和「做十六歲」,也是在七夕舉行,感謝七姐和床母的多年庇佑。 港七姐廟各具特色 香港的七夕乞巧習俗是以祭祀為主,傳統祭品有紙紮七姐盤,較講究的還有給牛郎、織女和她的六位姊姊的紙衣,從前還有人會在供桌擺放小型傢俱祭拜。而這段時期蘋果當造,也被用作祭品,稱為「七姐果」。除了於家中或社區拜祭外,香港有三間七姐廟,分別位於西貢、坪洲和石籬,西貢七姐廟信眾以廣府人為主,坪洲以海陸豐人為主,石籬則以潮州人為主,三間七姐廟的七姐誕各具特色。而凹頭的七姐誕還有別具一格的七姐舞。然而,七夕習俗在現今香港也一如其他傳統一樣,受重視程度大不如前。台灣、中國大陸的七夕傳統也面臨傳承危機。 台灣炒作成情人節 傳統褪色的同時,近年又有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所謂的「七夕情人節」,這股炒作風氣是由台灣開始,把天上牛郎織女相會之期變成人間情侶約會之日,其實是對傳統的扭曲。七夕在傳統上雖然是祈求美好姻緣的「愛情節」,民俗上卻沒有未婚情侶約會的內容,未婚男女都是各自祭祀、祈願,與情侶約會的情人節大相逕庭。即使是牛郎織女的傳說,也只是分隔異地的已婚夫妻相會,牛郎織女還生了兩個孩子,由牛郎獨力撫養,牛郎去見織女也帶著兩個孩子,既是夫妻相會,也是家庭團聚,並非二人世界。現在卻有些有子女的夫妻和情侶為了約會而撇下孩子,這是何等諷刺! 商人把七夕炒作成情人節,只是為了帶動消費,人們花錢買禮物、到餐廳二人約會、再到酒店過夜,肥了商人的口袋。那些掛著七夕之名去約會的情侶卻不但鮮有拜祭織女,還常常在這天享魚水之歡,殊不知道傳統上七夕做愛是大忌!《急救廣生集》云:「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慾,勿想惡事。十五日犯色慾,損壽。」《楊公忌》載:「是月初七為道德臘,十五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婦入房。」七夕是禁色慾之日,夫妻尚且不宜行房,何況未婚情侶?可見這天根本不是情人節。 反樸歸真 抵制奸商 把七夕視為情人節不但破壞傳統,還助長新自由主義剝削以及加劇性別對立。很多人被商人洗腦,認為情人節就要花大錢慶祝,並且互相攀比,消費主義又導致人們喜愛以金錢作為愛情的證明。而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又被要求負責約會花費,把七夕當情人節等於要男性無辜被商人宰割,也令人覺得女人都是拜金。把七夕變成情人專屬的節日,又使單身人士無辜被恥笑,令人為了面子在節日前隨便找對象。男人花冤枉錢取悅被洗腦的女人,女人又以男人花多少錢衡量男人的愛,正中新自由主義的計,導致男女愛情、婚姻觀念扭曲,與七夕祈求美好姻緣、幸福家庭的原意背道而馳,其遺禍絕非只是傳統習俗之流失而已。 Discover the epitome of gambling excellence with the Premi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