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peiron Cheung

讀者投稿

港孩覺醒

作者:光馥 本人1997年出生於加拿大,雖不是在香港「土生」,但是自幼有記憶以來都是在香港「土長」。直至讀完中二那年去了加拿大讀書,不太算得上是留學,因為一半的家人已早在回歸前移民加拿大,算是第一批移民潮。 慘不忍睹 目未敢閉 家中的環境是對政治冷感,從不在飯桌上談及政治,我以前亦不會主動去看新聞。可說是港豬一隻。2014年雨傘運動的時候,在加拿大看到以前香港同學在FB或Ig的文宣,有試圖理解香港當時的局勢,亦有瞞着家人走堂去參加多倫多的遊行。但當時的我還未算是完全覺醒,只是認為有必要去發聲支持香港。這個勢快來也快去,很快又被我拋諸腦後,繼續做豬。 直至2019年,才算是真的覺醒了。我和大部分在港或海外港人一樣,無數個夜晚向着發光的手機屏幕流淚。因為時差的關係有時甚至擔心得不敢睡,不知道是不敢睡,還是睡不着。亦都感到很強很強的無力感,有時甚至想還未讀完書就衝動地收拾行李回香港。每次到的新聞,總不是好消息。看新聞前已經抱住了一個「看看能有多壞」的心態,令自己有心理準備打定個底先,豈料每況愈下。有時覺得再看下去對身體和情緒不好,但又忍不住偷看。看到熟悉的街道,發生着匪夷所思,令人髮指的情景,不禁慨嘆我好像離開得太久了,覺得非常的對不起,未能和港人並肩作戰。尤其看到以前每天返學必經的太子站發生的警暴,熟悉的環境和同理心令我感到恐懼。家人說我太容易被煽動,但如果無動於衷的話,那連基本作為人類的同理心都沒有了。發生的種種事情令我好憤怒,我前所未有地破例在日記裡寫大量粗口。 心真的很痛,很憤怒,哭得激動到頭也很痛。痛心疾首,用慣英文寫日記的我忍不住寫下了這四個中文字,很久沒有用過中文的我真的覺得中文博大精深,怎麼四個字可以形容得如此精境。(「壽終正寢」除外) 身在外地 心繫家鄉? 和我同一年(2012)到加拿大讀書的香港朋友,多數也有親戚在加拿大。在2014年雨傘運動發聲的參加多倫多遊行的時候,有表示關注,但最多like下而已。到去年2019年,最多會發一個Ig story僅此而已。我亦沒有去遊行集會的時候嘗試約他們一起去,因為始終覺得這些集會是需要自發性去的。反而一些外國朋友,會比他們更加關注人權與自由的問題。 我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了分歧,亦不知道為何背景經歷如此相似的人,竟對同一件事有這麼不同的反應。我們還是很好的朋友,出街還是開心的,但卻覺得總會有層隔膜,說話也沒有以前的投契。是我的問題,因為當時我滿腦子也是香港的事,怎麼有心機談吃喝玩樂呢?不能說是失望,只是有點心淡,或者離開香港七年已經對他們來說太長了。他們也對我反常的激動和憤怒有點意外。驚訝為何如本來又宅又怕麻煩的我,為何每週去加拿大遊行面對激動的小粉紅,又send email,上Twitter,行動力突然max了。 我也曾經有想過試著不理,望出窗外一片太平盛世,我生活暫時也算是無憂無慮。我為什麼要搞到自己情緒起伏這麼大,像我的朋友一般不就好了嗎?每天就隨着新聞帶動我的情緒,好像波浪般起伏,有時那波浪太大,好像海嘯般撲面而來,我招架不了。但幸好有各種social media,文宣,歌曲等等和香港connect,令我感到不孤單。尤其聽著聽著方皓玟的 「你有多難過,我都知」,那句歌詞真的是戳中我的淚點了。 加國國慶 卻是港殤 7月1日是加拿大的國慶日,我聽著窗外面市民到公園放煙花慶祝,本應是應該令人愉快的聲音。但隨著每一下「呯」,我滿腦子都是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的畫面。啊!還要慶祝我的50歲生日,因為原來2020-1997=50,原來數學除了毅進制,也有中國制。 這是我第一次香在網絡公開我寫的東西,雖然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但覺得我寫的東西無聊,中文又不太好,無謂獻醜。國安法的通過令我改變了想法,自由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消失,趁能說話的時候就說話吧。

Read More
安德烈連載小說

王道平天下(四)知人善任

九龍叢報援權轉載作者個人專頁:http://kowloondaily.com/author/andrewtamkp/ 當三軍基地聚集了一群因為研究外星人而廢寢忘餐的科學家時,距離京城三軍基地27公里的京城皇宮裡,卻聚集了一群清閒的文人。皇宮位處首相府後的山上,此山稱之為獅山。京城的皇宮佔地只有25萬平方米,只有紫禁城面積的三成,四周只有高三米城牆包園;皇宮分成兩大部分,分別是中式建築為主的東宮,以及西式建築為主的西宮;西宮部分與首相官䣌的後院相通。皇宮的正門位於南方,是一座紅色的中式城樓,稱之為立德門。門的內外都有那些頭戴黑色幞頭,穿上白色護領的黑色曳撒,腰間佩劍,手持步槍的侍衛把守,神情嚴肅。在那些穿著粉藍色中腰襖裙,紮上紅色髮帶的宮女引領著一班穿上道服或襴衫的文人進入門口。因為要進行保安險查,所以大門聚集了一群等候進內文人。 「請先接受掃描,確認身份。」一個宮女拿起黑色的掃描器,掃描文德的外貌;文德穿上白色的襴衫,頭戴逍遙巾,站在宮女面前。掃描器後的瑩幕顯示出文德的名字和職銜,確認他是受邀的賓客以後,另一位宮女就上前引領文德進宮。他們先右轉,穿過一度門,經過接待客人的樓閣,穿過石橋,跨越溪流,就到達舉行文會的前院。那是一座蘇州園林;假山重巒疊嶂,楊柳互相依傍;河道縱橫,傳來流水聲潺潺。中間的大池沼延伸出多條河道,又連接著一些小池沼,可以泛舟。池裡有荷花,有鯉魚,有淡水龜,有青蛙;湖心有一亭,以曲橋與陸地相連。花園裡種滿了各樣的花。因為女皇喜歡梅花,所以種了不少梅樹,只是梅花要到春天才開,所以十月時園林最常見的花是菊花。文會舉行的地點是池邊的一座寬闊的中式涼亭,稱之為薔薇亭,與後面用來招呼賓客的白合閣相連。每為受邀出席的文人都站分別在一張小桌上,桌上有筆、墨和白紙,還有宮女不時端上熱茶。 「林博士,請問你要甚麼茶?」「普洱就好了。」文德東張西望,被園林的景色所吸引;他對於皇宮內景色感到非常著迷。 「女皇陛下、皇夫殿下,諸位面首殿下駕到。」宮女一聲宣告,文德與眾文人就站到桌前,向女皇鞠躬,說:「參見女皇陛下、皇夫殿下,諸位面首殿下。」 傑靈穿上了金黃色的袞龍袍,戴上幞頭,在一名宮女的引領下,走入涼亭。紀文則穿上紅色的曳撒,緊隨其後的還有三個穿著紅色曳撒的年青美男子。皇室是從母姓的,實行一妻多夫制,所以傑靈身邊還有幾個面首。莉莎、志美、巴里和本德緊隨其後保護傑靈和紀文,腰間佩有長劍和手槍,穿上金黃色的飛魚服。傑靈和紀文來到亭的中間,就坐以後,眾人就向傑靈和紀文鞠躬行禮。 「平身。」「謝女皇。」文德抬頭,驚覺傑靈的真人竟然比電視上看到的樣子還要漂亮,個子高大,身材豐滿,就面紅了。文德旁邊兩個書生開始耳語起來。 「女皇陛下長得很美,皇夫殿下也很英俊呢。」「後面那幾個侍衛的飛魚服為何如此鮮豔?他們也是面首嗎?還是只是男寵?」「你這個也不知道嗎?他們是『道顯女皇四大侍衛』啊:太尉大人兼官內禁軍都督劉莉莎上校,官內禁軍指揮使上原志美上尉,指揮同知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文本德少校,以及指揮同知巴里・杜邦上尉。文本德少校和巴里・杜邦上尉都是女皇陛下的男寵出身。」 「他們只是靠賣弄色相就可以睡在女皇陛下身邊,並且掌握大權嗎?」文德插嘴問。「這位世界實在太不公平了吧!看那個金髮的小伙子,傻頭傻腦的,還在挖鼻孔⋯⋯」 「你妒忌也沒用的了,他們自幼就跟陛下一同生活的啊。劉莉莎上校也是,她和皇夫殿下能夠左女皇陛下的一切決定。」 「有甚麼了不起?還不是一群粗人⋯⋯」文德說。他卻不知道,站在傑靈身旁的巴里是會讀唇的。正在挖鼻孔的巴里無意中看見文德和幾個書生在耳語,就觀察他們的嘴型,驚覺這幾個人在說他的壞話,就惱羞成怒,低下頭來對傑靈和紀文說:「陛下、殿下,成法儀大人說的就是那傢伙嗎?他在說我的壞話呢!他竟然稱我作『那個金髮的小伙子』,還說我『傻頭傻腦的,還在挖鼻孔』⋯⋯」 「那你就別再挖鼻孔吧,安靜一點。」傑靈說,然後面向一眾文人,高聲地說:「今天很高興能夠與大家一同聚首一堂,一同吟詩作對。事不而遲,請大家先回到座上準備吧。今天的活動第一輪是這樣的:宮女會將大家分成第一組和第二組,然後安排你們與對方組別的成員個別逐一對賽,輪流在限時兩分鐘之內提上聯,對下聯。你們應該預先草擬好上聯提出來考對方的了吧?這裡有二十人,應該很快可以完成比賽。能夠在限時內對出下聯的人,就可以得到一分。最高分者將獲勝。請宮女現在把他們分組吧。」 文德被分到第一組,然後宮女請第一組的成員皆來到第二組的桌前,接受對方組員的出題。文德的第一位對手,竟然就是法儀,也就是昨天他在下議院裡遇見的環境省大臣。法儀微笑著,對他鞠躬,說:「想不到你也懂得文學呢,能夠獲邀前來的都是文學底子不錯的文人。希望你能夠在我的手上奪取一分吧。」有點慌張的文德就向法儀鞠躬,說:「承你貴言,大人。」 「請第二組成員在紙上寫出上聯,寫完以後旁邊作公證員的宮女會馬上計時。」法儀就執起毛筆,在紙上寫下四隻大字:「道成肉身」。因為對聯的時間很短,所以比賽規定出上聯或下聯不得超過七隻字。 「開始計時。」站在文德旁的宮女按一下手機,凝視著文德,開設倒數。文德深了呼吸,執起毛筆,想了一會,然後寫出上聯:「神化人子」。 「完成了。」宮女托了一下眼鏡,凝視著文德的字,說:「字體不太端正,不過沒所謂了⋯⋯道成肉身為仄平仄平,神化人子為平仄平仄,及格。林博士得一分。請林博士向成大人出上聯。」 「是的。」文德就拿起毛筆,寫出下聯:「諸聖蒙恩。」 「哈,你跟我一樣都是寫一些充滿教理的上聯。」法儀笑著,執起毛筆,寫出上聯:「眾靈得救。」 「成大人得一分。請林博士與下一位先生對賽。」「大人果然才藝非凡。成大人,告辭了。」文德向法儀作揖,說了些恭維的說話就離去。經過一輪對賽,文德以十九分高踞榜首獲勝。宮女宣佈結果後,就請文德走到來傑靈面前向傑靈鞠躬。文德看見傑靈就面紅了。 傑靈笑著對他說:「林博士,朕和紀文剛才都看過你的對聯,文從字順,很不錯。」

Read More
時事最新

楊岳橋:倘港人獲庇護恐損港聲譽

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表示,若港人獲其他地方政治庇護,會影響香港的國際聲譽。楊岳橋早上在港台節目表示,任何港人選擇尋求海外地方政治庇護,前提是申請者在原居地因政治原因在法律上有可能受檢控,並須證明得不到公平審訊。他表示,若港人獲接納庇護,必對香港國際聲譽有實質影響,令人質疑香港律政司能否妥善公正處理個案。 各大報章相關報道:明報 香港電台 星島

Read More
FeaturedTOHK ENGLISH時事

制裁中港狗官好事近 Corrupted officials in Hong Kong & China is very likely to be sanctioned

photo credits: CCTVB’s “The Greed of Man” 早在2017年,加拿大已立了《馬肯尼茨基法》,名為《外國貪官受害者申張正義法》。當年加國已用此法案制裁來自南蘇丹、敍利亞、委內瑞拉的違反人權者,包括馬道洛政府裡的113人。在國際組織香港監察的努力下,加國有望用馬肯尼茨基法案制裁違反人權及《中英聯合聲明》之中港官員。 Canada adopted a Magnitsky style sanctions regime through the Justice for Victims

Read More
卡城大少專欄

卡城大少:我認識嘅加拿大(一)

作者:卡城大少(本專欄逢週四刊出) 有網友畀人寸,話加拿大冇乜發展,再睇到好多留言,發覺好多香港人對加拿大嘅認識都係吉光片羽。就等我個Make in HK嘅加拿大佬講吓加拿大啦(如有錯漏,敬請包涵)😊 我會從以下次序講起,因為涉及大量資訊,所以要分開好多集嚟講。 1. 衣,食,住,行四大瓣2. 經濟狀況/工作機會/創業環境3. 教育與醫療4. 生活需知:政制,天氣,環境5. 稅務與退休6. 未諗到 1. 加拿大衣食住行之衣 加拿大生活比較樸實,好少人著到成身名牌招搖過市。間中都會見到有人孭個歐洲名牌手袋,不過多數係亞洲人;如果著到成身都係名牌,或者肚腩個皮帶扣成部iPad咁大,唔駛問9成9都係係強国人。喺溫哥華同埋多倫多就可能比較多呢啲人肉名牌拖拉機出現,其他城市就好少撞到。 好多香港人都喜歡買一兩隻勞嚟保值(其實係幫人哋公司保值),但係嚟到加拿大,你啲名錶就會變咗保險箱嘅收藏品。因為無論你戴隻10蚊嘅玩具錶,或者100萬嘅鑽石錶,一般人都唔識分,你嘅本地人同事或朋友,都會用同一語氣讚你隻錶好靚🤣!所以平時你怕整花隻靚而唔捨得戴,放喺屋企又驚畀人爆格,唯有放入保險箱。(注意:華人聚居嘅地方,銀行保險箱多數冇位,要等有人死先放到一個半個出嚟)。 你哋唔好誤會加拿大人都係爛身爛世喎,因為好多在香港嘅所謂嘅高價名牌,喺我哋呢邊係好平,普通人都可以負擔。例如一條Levi’s牛仔褲,都$30-50加幣一條,減價隨時去到$20-25,CK, Michael Kors嘅恤衫$60-80,減價都係$20-30,Coach女裝手袋$300-400,減價就$200或以下…. 人人都知道加拿大個冬天唔係講笑,所以最好有一件好頂到暖嘅冬天外套就夠晒。至於什麼天蠶衣,羊毛底環之類打底衫真係唔好買定。點解?因為喺加拿大嘅冬天,除咗滑雪,冇人會喺戶外逗留超過10分鐘(除非畀老婆趕出街😅)。加拿大所有建築物,室內必定有中央暖氣系統,大部份商場都係室內;就算係行Street

Read More
Featured時事最新

澳洲從中港澳撤僑

曾有連登網友講過,各國撤僑意味著港人再不走就走避不及。澳洲外貿部(DFAT)今針對中国發布最新旅遊警示,警告在中港澳的澳洲人盡快返國,因為中国政府已因「危害國安」拘留外國人,「澳洲人也面臨任意拘留的風險」。 因武漢肺炎,澳洲外貿部(DFAT)先前已對中国發布旅遊警示,不過在香港政府公布港版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後,澳洲今再次針對中國(包括港澳)發布旅遊警示。旅遊警示進一步指出,如果澳洲人已經在中国,並仍希望返回澳洲,「我們建議您通過商業途徑返國,越快越好,因當局已經以「危害國安」為由拘留外國人,澳洲人也面臨任意拘留的風險。」 節目預告:本週五(香港週六)《三鏡集》邀得黃天佑律師講解移民事宜

Read More
Featured時事最新

中共口罩統戰加國醫院

在去年八月中香港人在多倫多舊市政廳示威,小粉紅踩場;當時小粉紅更以超跑耀武揚威,以超跑引擎聲蓋過香港人聲音。消息指出,率領小粉紅踩場者,正是加拿大福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郭玉明。多倫多通訊社消息,身在中国的郭玉明一直遙控總會理事會統籌物資捐贈,懷疑是統戰。加國福建社團聯會於7月3日、4日通過國會議員Ali Ehsassi及安省議員Aris Babikian(士嘉堡)損贈物資。 記憶好的讀者應該會記得,疫情初期中共指揮僑社狂掃口罩,使加拿大不夠醫療物資,現在又派口罩,要求加拿大感恩戴德。 7月3日上午,總會副秘書長郭曉鋒將2000個醫用(medical)口罩、1000個醫用(medical)手套及200個防護面罩交到了國會議員Ali Ehsassi的辦公室。7月4日下午,總會副主席林慶清、副秘書長郭曉鋒、捐款鄉親朱立峰的代表James將2000個醫用(medical)口罩、1000個醫用(medical)手套及200個防護面罩交到了安省議員Aris Babikian的辦公室。

Read More